课件编号16499781

第12讲 记叙文阅读(一)-2023年新七年级暑假语文自学(统编版)(含解析)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3203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暑假,统编,自学,语文,新七,年级
    第12讲 记叙文阅读(一) 1.基本掌握记叙文的相关知识; 2.能运用记叙文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记叙文阅读知识梳理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和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涵在具体材料之中,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的。记叙文的另一特点,就是以记叙为主,运用多种表达方,包括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 1.记叙文的 “六要素” 六要素是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抓住它们,有助于把握文章的结构,弄清中心事件,更好地理解文 章内容。但是,“六要素”也不是所有的记叙文都必须具有的,有些文章的某些要素不交代也不影响内容的表达 2.记叙的人称 记叙的人称,实际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问题,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 记叙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1)第一人称:从“我(我们)”的角度展开叙述,把故事情节通过叙述者“我(我们)”来传递给读者,直接面对读者叙述,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缩短文章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作用:①亲切自然,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②直接表达或渗透作者的主观意识。③便于抒发感情和进行心理描写。④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⑤便于直抒胸臆,易唤起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其中“我”可以是作者本人,可以是作品中的虚构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我”必须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存在某种联系,对人物或事件等起说明和见证作用等。 根据“我”在作品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我”是故事的主人公。②“我”是故事中的重要人物。③“我”既是故事的见证人或是穿针引线式的人物,又是事件的参与者之一,通过“我”的见闻感受表现或烘托人物形象。 (2)第二人称,用“你”“你们”来叙述。使用第二人称来叙事的文章比较少,一般只在书信中使用,但偶尔也用第二人称来抒情或议论,因为这种对话方式便于作者直接抒发情感。 作用:①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②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引起感情上的共鸣。③用第二人称来抒情或议论,便于直接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增强感染力。④用于物,有拟人化的效果。 (3)第三人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经历、事件经过告诉读者。使用第三人称叙事的情况最为普遍,多用于一些情节曲折、篇幅较长的文章。采用第三人称,可使作者置身情节之外,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也可使作者以更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讲述故事;同时,读者也有更大的思考空间去冷静地分析事物。 作用:第三人称是“全知全觉”的人称,往往以一种更高的叙述角度来梳理故事。作用是:①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②可以多角度塑造人物形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均可自由开展。③写作较自由、灵活,便于叙事和议论。 3.记叙的线索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也可以说是文章的纲。抓住了线索,对理解文章、掌握结构、把握中心大有作用。线索的形 以下几种 (1)以某一种有意义的实物为线索, (2)以人物为线索, (3)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4)以时间为线索, (5)以地点变化为线索, (6)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多数的记叙文只有一条线索,但有一些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如《藤野先生》,该文除以作者与藤野先生主义的思想感情(暗线)。 4.记叙文的结构 阅读记叙文,从结构入手比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其结构是指记叙文的具体内容的构成,即材料与材料之间的排列组合。它包括开头和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