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节 伴性遗传 内容索引 01 02 03 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 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课堂小结 课标定位 1.举例说明什么是伴性遗传。 2.分析资料,总结伴性遗传的特点。 3.应用伴性遗传理论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素养阐释 1.基于伴性遗传现象,能够运用假说、演绎等科学思维方法,对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进行分析。对常见的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伴性遗传病,能够根据双亲的表型对后代的患病概率作出科学的预测。 2.关注伴性遗传理论和相关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并对其产生的影响作出科学的判断。 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 一、摩尔根发现了果蝇眼色的伴性遗传现象 1.果蝇眼色的遗传实验现象 (1)果蝇眼色性状的杂交实验 (2)F1红眼雌蝇回交实验 2.实验结果分析 (1)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F1全为红眼,说明红眼对白眼为显性。 (2)F2中红眼与白眼之比为3∶1,说明红眼和白眼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3)与孟德尔遗传定律不同之处在于F2中白眼性状只出现在雄果蝇个体上,性状的遗传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3.摩尔根对上述现象的解释 (1)解释:控制果蝇红眼的基因(R)和控制白眼的基因(r)只位于 X 染色体上, Y 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由于雄果蝇的 X 染色体只能来自它的母本,并传递给它的雌性后代,位于X染色体上的眼色基因的遗传就与性别相关联。 (2)遗传图解 (3)验证: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交配→F1红眼雌蝇∶白眼雄蝇=1∶1。 (4)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具有伴随性别遗传的现象,称为伴性遗传。 二、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1.位置:人的色盲基因存在于 X染色体上, 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2.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型 3.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及遗传图解 (1)正常女性与色盲男性婚配 (2)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 (3)色盲女性与正常男性婚配 (4)女性携带者与色盲男性婚配 4.特点 (1)男性发病率高(填“高”或“低”)于女性。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还具有交叉遗传特点。 5.其他伴性遗传方式: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如抗维生素D佝偻症;伴Y染色体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预习检测】 1.判断正误。 (1)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具有伴随性别遗传的现象。( ) (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既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又有自身的遗传特点。 ( ) (3)患抗维生素D佝偻症的男性能生出正常的女儿。( ) (4)白眼残翅雌果蝇(bbXrXr)能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次级卵母细胞。( ) (5)某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型正常的女儿,则这对夫妇生出患红绿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4。( ) (6)交叉遗传是所有伴性遗传的特点。( ) (7)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 √ √ × × × × × 2.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 ( )。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答案:B 3.下列有关红绿色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父亲正常,儿子一定正常 B.女儿色盲,父亲一定色盲 C.母亲正常,儿子和女儿正常 D.女儿色盲,母亲一定色盲 答案:B 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知识点一 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 问题引领 1.请根据果蝇眼色性状的遗传实验判断果蝇眼色的显隐性。果蝇眼色的遗传是否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 提示: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表现为红眼,所以红眼为显性性状,白眼为隐性性状。F2中红眼与白眼之比为3∶1,说明红眼与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2.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结果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