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03915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下册 6.3《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0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193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1课时,教版,下册,七年级
  • cover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案篇数 课题 第三节 黄土高原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 八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备板书、备作业、备资源 学生出勤情况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2)学生能够结合相关资料认识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并能举例说明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 (3)学生能够运用地形图、地形景观照片等,认识塬、梁、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说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并能解释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图表、图文资料,提取相关信息,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2)通过活动题,认识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以及这些“黄土风情” 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 (3)通过不断地渗透乡土地理知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地理分析、推理和判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教学 重点 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貌景观。 教学 难点 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法 读图分析法、读图归纳法 学法 读图分析法、读图归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每课三分钟 多媒体播放黄土高原的景观图片,并同时播放信天游《黄土高坡》作为背景音乐。 导入语:听着信天游那高亢嘹亮的歌声,我们仿佛来到了黄土高原那片神秘而独特的区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二、讲授新课 (一)了解黄土高原的悠久历史 微课程(录音与图片同时播放):“在黄土高原这片黄土地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疏松肥沃,便于耕种。 (二)明确黄土高原的位置 读图,完成下列活动。 (1)在四大地理区域图中指出黄土高原所在的地理区域。(北方地区) (2)在图6.25中找出黄土高原的四至点。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 (3)在图6.25中找出黄土高原跨越的主要省区. (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 (4)教师小结。 (三)感受黄土风情 多媒体:展示黄土风情的图片 教师: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大家看:这里的人们爱吃羊肉泡馍、爱系白羊肚头巾、爱住窑洞,这些习惯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白羊肚头巾,冬春可保暖,夏季防晒,另高原风大,还可以擦拭脸上的沙尘和汗水。 学生: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干燥,容易开挖,适宜开凿窑洞,作为居所。 教师:除了这些,大家还知道哪些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民风民俗呢 学生:秦腔、信天游、威风锣鼓...... 教师:补充并总结。 过渡:黄土高原共跨越了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总面积达60多万平方公里,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这么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 (四)分析黄土成因 多媒体展示: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1000~2000米,除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深厚的黄土。那么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多媒体展示:关于黄土高原上黄土的来源,科学家曾提出过多种假说,以下的“风成说”和“水成说”,你认同哪种说法呢? 资料一:黄土高原是风吹来的高原,主要是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吹过来的。 资料二:黄土高原是水冲来的,古代气候湿润,降水较多,水把内陆的泥沙带到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 关于黄土的来历,你还有其他的推测吗?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书本26页的“阅读材料”以及27页活动中的三则“风成说”的证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