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506891

5.3手术后病人的护理(课件)-中职《外科护理》同步教学(武汉大学出版社)(共22张PPT)

日期:2025-02-21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1063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2张,出版社,大学,武汉,教学,同步
  • cover
(课件网) 第三节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手术后期是指病人从手术完毕返回病房到基本康复出院的一段时间。由于手术创伤造成病人心理负担和生理功能的紊乱,以及病人抵抗力的下降,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术后护理的重点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减轻术后不适、防治并发症,促进病人的顺利康复。 一、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了解手术和麻醉情况,术中出血、输血、输液情况,手术中病情变化情况,引流管放置情况。 (二)身体状况 1.生命体征 评估病人回到病房时的神志、血压、脉搏、呼吸、血压等。 2.体液平衡 术后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评估病人出入量是否平衡。 3.切口及引流 (1)切口:应注意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感染及切口愈合等情况。切口愈合可分三级:①甲级愈合:切口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②乙级愈合:切口处有炎症反应,但未感染;③丙级愈合:切口化脓,需要切开引流。 (2)引流: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和量,注意引流管是否通畅。 (1)切口:应注意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感染及切口愈合等情况。切口愈合可分三级:①甲级愈合:切口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②乙级愈合:切口处有炎症反应,但未感染;③丙级愈合:切口化脓,需要切开引流。 (2)引流: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和量,注意引流管是否通畅。 4.营养状况 术后机体代谢活动增强,部分病人饮食受限,因此应重点评估病人的营养摄入是否能够满足机体需要,以及有无水和电解质紊乱。 5.术后不适 术后病人出现的常见不适有:切口疼痛、发热、恶心呕吐、呃逆、腹胀、尿潴留等。应注意评估病人是否出现这些情况以及出现的时间和程度。 6.术后并发症 评估有无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不张及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三)心理-社会状况 一般术后病人关心的问题往往会从术前对麻醉或手术安全性的担心转移到关心手术效果、形象改变、有无并发症、医疗费用和亲友对自己的态度等问题上来。 二、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舒适的改变 与手术创伤、麻醉等因素有关。 2.体液不足 与手术创伤、失血失液、麻醉、禁饮食等因素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代谢增高、禁食有关。 4.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术后饮食及康复训练等知识。 5.潜在并发症 出血、感染、切口裂开、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三、护理目标 1.病人术后各种不适减轻或消失。 2.病人能维持体液平衡。 3.病人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4.病人了解有关术后饮食及康复训练等知识。 5.病人未出现并发症或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四、护理措施 (一)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的观察大手术、全麻病人及危重病人,应每15~30分钟测量并记录一次,病情稳定后可改为每1~2小时记录一次;中、小手术每1~2小时记录一次;一般手术后每4小时测量并记录一次。 2.伤口的观察手术后应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是否脱落,伤口有无感染等情况。伤口少量的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敷料,可适当加压包扎;渗血渗液较多时应加强观察,分析原因。术后可能有不同类型的引流,亦须重视引流物量和性状的变化。 3.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注意观察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变化,及时了解实验室检查或其他特殊检查结果,做到全面动态掌握病情变化,有效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 (二)一般护理 1.体位 (1)选择原则:应符合治疗需要,有利于器官功能的恢复,并兼顾病人舒适。 (2)体位选择:①先根据麻醉方式选择:全麻未清醒的病人,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被误吸;腰麻病人应去枕平卧6~12小时,以预防或缓解头痛;硬膜外麻病人也应平卧,可不去枕。②再根据手术部位选择:颈、胸、腹部手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