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506900

4.3麻醉后病人的护理(课件)-中职《外科护理》同步教学(武汉大学出版社)(共20张PPT)

日期:2025-02-21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1066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张,出版社,大学,武汉,教学,同步
  • cover
(课件网) 第三节 麻醉后病人的护理 麻醉期间应严密监测,重点是呼吸和循环的变化。麻醉期间的监测和处理主要由麻醉医师负责,手术室巡回护士应协助准备麻醉药品和麻醉物品,摆好病人的麻醉体位,做好病情观察,并在输液、用药、输血、临时用药、麻醉意外的抢救等方面做好密切配合。 麻醉结束后,麻醉药对病人机体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除,随时可出现循环、呼吸等方面的意外和并发症,因此,麻醉后护理对病人十分重要。 一、护理评估 (一)了解手术和麻醉过程 了解病人手术方式,手术中采用的麻醉方式、应用麻醉药的种类和剂量,手术中输液、输血、临时用药、尿量等情况;了解手术中有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发生。 (二)身体状况 注意术后病人原有疾病的改善状况;评估麻醉、手术对机体的影响,尤其是重点关注不同的麻醉方法可能导致的并发症。 1.局麻药物的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见于酯类局麻药物。 (2)毒性反应:局麻药的毒性反应是指单位时间内,血中局麻药浓度超过机体的耐受力而出现的一系列中毒表现。常由以下因素导致:①药液浓度过高、用量过大;②误入血管;③局部组织血运丰富,吸收过快;④病人体质差,对局麻药耐受力低;⑤药物间相互影响使毒性增高。 全身毒性反应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最为严重,且中枢神经系统对局麻药的作用更敏感。临床表现:①轻度毒性反应:表现为谵妄、多语、头晕目眩、血压升高、脉压缩小。②中度毒性反应:病人烦躁不安、血压明显升高,但脉搏趋于缓慢,并伴有缺氧和脊髓刺激症状。③重度毒性反应:表现为肌肉痉挛、抽搐、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如不及时处理,可迅速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2.椎管内麻醉 (1)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主要并发症 1)血压下降:由麻醉区域交感神经阻滞,周围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所致。一般阻滞平面超过T4时常出现血压下降,伴心率减慢。多发生在注药后15~30分钟。 2)呼吸抑制:麻醉平面过高时,肋间肌麻痹可引起呼吸抑制。 3)恶心呕吐:主要原因为循环呼吸受抑制,引起脑缺氧所致。另外,腰麻后交感神经抑制、迷走神经兴奋、手术牵拉也可引起。 4)头痛:是腰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原因是脑脊液自穿刺孔流出致颅内压降低所致。多在腰麻后6~12小时发生。特点是抬头或坐起时头痛出现或加重,平卧时减轻或消失。疼痛常位于枕部、顶部和颞部,呈搏动性。 5)尿潴留:因支配膀胱的骶神经恢复较晚所致,也可能因下腹部手术刺激、会阴及肛门部手术疼痛及病人不习惯卧位排尿等引起,大多可自行恢复。 (2)硬膜外麻的主要并发症 1)全脊麻:指穿刺或硬膜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未能及时发现,产生异常广泛的阻滞。为硬膜外麻最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全部脊神经支配区无痛觉、低血压、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如处理不及时可致病人心跳骤停。 2)血压下降:多发生在胸段硬膜外阻滞。由于交感神经阻滞后,周围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一般在注药后15~30分钟出现。 3)呼吸抑制:高位硬膜外麻,呼吸肌运动功能抑制,多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 4)硬膜外血肿:多系导管刺破腔内丰富的血管丛所致。血肿聚集较大,可压迫脊髓引起瘫痪。若阻滞平面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复出现,同时腰背部剧痛,都是血肿形成的征兆。 3.全麻意外及并发症全麻意外及并发症主要见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三方面。 (1)呕吐与误吸:呕吐多发生在麻醉诱导期、术中或麻醉清醒期、麻醉前未禁饮食、胃扩张、肠梗阻、上消化道出血等病人,某些全麻药物对胃肠或对呕吐中枢循环系统的刺激也会引起呕吐。呕吐物一旦误吸入呼吸道,可发生吸入性肺炎、肺不张或窒息。 (2)上呼吸道梗阻:上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