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516729

第二章问题探究 景德镇还要不要走“世界瓷都“之路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04-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707841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二章,问题,探究,景德镇,要不,要走
  • cover
(课件网) “世界瓷都”景德镇 景德镇 ▋ 因瓷而兴 【资料1】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丘陵地带。昌江自北向南穿城而过,最终注入鄱阳湖。境内有优质瓷土矿。 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开始制陶。宋景德元年(1004年)因造御瓷而改用皇帝年号,始名景德镇,称为我国瓷器中心。制出的青白瓷器独具特色,闻名天下。 1.依据资料,分析景德镇成为我国瓷器中心的原因。 1.依据资料,分析景德镇成为我国瓷器中心的原因。 ▋ 因瓷而兴 (1)拥有丰富的优质瓷土矿,原料丰富; (2)昌江自北向南穿城而过,提供水资源 和便利的水运; (3)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广阔; (4)制瓷工艺精湛,技术先进; (5)宋朝因造御瓷而改用皇帝年号,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6)品质优良,知名度高。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丘陵地带。昌江自北向南穿城而过,最终注入鄱阳湖,如下图。境内有优质瓷土矿。 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开始制陶。宋景德元年(1004年)因造御瓷而改用皇帝年号,始名景德镇,成为我国瓷器中心。制出的青白瓷漆独具特色,闻名天下。 2.依据材料说出景德镇瓷器外运的主要运输通道。 古代景德镇瓷器外运以水运为主,顺昌江自北向南顺流而下, 经鄱阳湖入长江至上海,运往中国和世界各地。 现代社会,景德镇瓷器外运的方式多样,以航空和陆路运输为主。 ▋ 因瓷而兴 建国初期,江西省出口创汇99%来自景德镇的制瓷业;1995年以前,十大老瓷厂的总产值曾经达到四亿元以上;当时,景德镇的人口占全省的3%,上缴的税收却占全省的20%,不论GDP还是财政收入都稳居江西前三甲,成为江西省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九十年代中期,一些瓷厂开始陷入经营困境,只能靠贷款支付工人工资。当时政府试图救市,准备动用财政资金,同时动用各种金融手段,维持十大瓷厂的经营,缓解就业危机,但最终也没能阻止景德镇陶瓷业的衰落。 20世纪60—80年代,当时还不到40万人口的景德镇市就有8万人从事瓷业,瓷器年产量曾占全国的20%。鼎盛时期,瓷业产值占景德镇市生产总值的60%。20世纪90年代,随着瓷土资源枯竭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景德镇大批陶瓷企业处于停产或班停产状态,景德镇瓷业规模不断萎缩,瓷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1年的20.4%下降到2000年的2.6%。在20世纪末,景德镇是一个浓烟滚滚,以“脏、乱、差”闻名的城市。随着长时间大规模地开采,景德镇的瓷土矿资源正在逐步枯竭,承载千年产业的瓷土储量已近乎耗尽,只留下千疮百孔的废弃的矿山。 景德镇主要以陶瓷生产为主,而陶瓷一直以生产艺术类陶瓷为主。目前,景德镇现有的3000余家陶瓷企业,其中的80%是生产工艺美术陶瓷,不屑去做技术含量低、 附加值低的日用瓷。而艺术瓷的生产难以实现工业化、 规模化。 ▋ 土尽而衰 3.推测景德镇瓷业生产带来的问题。 3.推测景德镇瓷业生产带来的问题。。 (1)瓷土资源的开采,可能带来生态破坏; (2)瓷器烧制过程中易产生环境污染; (3)瓷业规模萎缩,经济效益下降,失业人数增加,人才流失,可能造成一些传统技艺消失。 ▋ 土尽而衰 20世纪60—80年代,当时还不到40万人口的景德镇市就有8万人从事瓷业,瓷器年产量曾占全国的20%。鼎盛时期,瓷业产值占景德镇市生产总值的60%。20世纪90年代,随着瓷土资源枯竭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景德镇大批陶瓷企业处于停产或班停产状态,景德镇瓷业规模不断萎缩,瓷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1年的20.4%下降到2000年的2.6%。在20世纪末,景德镇是一个浓烟滚滚,以“脏、乱、差”闻名的城市。随着长时间大规模地开采,景德镇的瓷土矿资源正在逐步枯竭,承载千年产业的瓷土储量已近乎耗尽,只留下千疮百孔的废弃的矿山。 景德镇主要以陶瓷生产为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