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529753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走进名作 16 多视角的脸教学设计(表格式)+课件(共15张PPT)

日期:2025-09-29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53432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二年级,教学设计,15张,课件,格式,上册
    (课件网) 上教版 二年级第一学期 第六单元 第16课 多视角的脸 教学内容简介: 本节课紧紧抓住小学低年级学生乐于运用美术形式来表现自己的特点,利用曾经学过的正面像与侧面像的知识和美术作业,结合像艺术家一样进行美术创作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毕加索立体主义人物头像作品来激发创作热情,分步骤完成课堂创作即课堂作业《有趣的“我”自画像》。 (1881———1973) 西班牙艺术家 立体派代表人物 巴伯罗.毕加索 画面以侧面人物形象为主,并在侧面的形象中添加正面的五官,五官的位置高低错位,上下倾斜从而勾画出一个多视角的形象。 画面以正面人物形象为主,并在正面的形象中添加侧面的五官,五官的位置高低错位,上下倾斜从而勾画出一个多视角的形象。 画面中勾画出一个从许多视角———上面、下面、正面、侧面等组合而成的新形象,这便是立体主义的特点,立体主义初期是以毕加索为主要代表的。 立体主义的特点: 同一个面加上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我学大师来拼图: 活动一:创作一个有趣的“我” 要求:将自己正面的自画像和侧面的自画像运用大师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法拼贴一幅多视角的自画像。 大师用色大胆,对比强烈。 脸部采用大色块颜色相对较浅,与头发帽子,衣服等形成强烈对比。 活动二:创作一个有趣的“我” 1、为多视角的“我”添上对比强烈的颜色。 2、有时间的同学添上合适的背景。 我和大师比高低 我 的 评 价: ★ 是否运用大师正面和侧面结合的表现方法为自己创作了一幅多视角的立体主义肖像画。 ★★ 是否运用人物正面和侧面组合造型方法创意完成了作品,并添画了适合的背景。 动 物 人 物 静 物 风 景 谢谢《多视角的脸》教学设计 科目年级 小学美术上教版二年级上学期 章节 第六单元《走进名作》 课名 《多视角的脸》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毕加索人像作品,初步了解夸张变形的造型特点,学会用正面与侧面的五官组合完成作品。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交流、创作的过程中,发现大师作品的特点,学习用正面与侧面组合表现夸张变形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物形象夸张变形的艺术美,乐于接受不同的绘画表现形式,激发大胆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夸张变形的造型特点,学会用正面与侧面的五官组合完成作品。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欣赏与感受 将同学的正面和侧面的自画像组合成一幅作品。 2、揭示课题:多视角的脸 3、出示毕加索的人物绘画作品,请学生欣赏并思考: 大师如何表现立体主义人物? 大师作品中的造型特点? 4、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5、教师总结立体主义特点:画家将多个视点融合为一体通过变形创作出夸张的人物形象。 通过前两次作业的再利用,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让学生对新课题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大师作品的欣赏,分析,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总结出立体主义的特点。 理解与体验 1、我学大师来拼图:请学生在正面或侧面的人物头像上摆放,成为具有毕加索风格的人像。 2、出示正面为主的头像,发现多角度组合表现方法。 3、创作有趣的“我”活动一:运用大师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法拼贴一幅多视角的自画像。 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先尝试,引导观察并示范其表现困难做不到的方面,从而了解多视角哪些变化,如何夸张。 练习与想象 1、欣赏大师作品,讨论作品中的色彩处理特点———色彩强烈。 2、创作有趣的“我”活动二: a、为多视角的“我”添上对比强烈的颜色。 b、有时间的同学添上合适的背景。 3、教师辅导。 通过对大师的欣赏与借鉴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资料信息进行筛选处理与运用,从而运用对比的色彩和丰富的想象表现画面。 展示与交流 四、展示与评价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