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37049

第10课 日月潭(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603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0课,日月潭,1课时,教学设计
  • cover
第10课 日月潭(第1课时)   1.认识“潭、湾”等15个生字,会写“湾、名”等8个字,会写“群山、树木”等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简单了解日月潭。   认识“潭、湾”等15个生字,会写“湾、名”等8个字,会写“群山、树木”等9个词语。 认识“潭、湾”等15个生字,会写“湾、名”等8个字,会写“群山、树木”等9个词语。 新课导入 教师:我国幅员辽阔,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黄山奇石,欣赏了神奇的黄山奇石;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我国的台湾,欣赏美丽的日月潭。 板书课文题目:日月潭。 探究新知 一、预习检测   1.自读课文。 教师:同学们,先带着几个小任务,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任务) 自读任务:(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出各个自然段的序号。 2.认读生字。 教师:同学们都朗读了课文,老师看看你们读得怎么样。 出示生字词语: 日月潭 台湾 湖水 环绕 茂盛 周围 名胜 中央 小岛 轻纱 童话 仙境 吸引 客人 让一位读得好的学生来领读,然后同桌互读。 教师指导:“盛、胜、央、童、境”是后鼻音。“绕、盛、胜、纱”是翘舌音。 去拼音领读,开火车读。 3.识字形、字义。 (1)归类部首相同的生字:潭、湾、湖。三个字都带有三点水。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字都跟水有关系。   联系学过的《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理解“潭”指的是深水池。 让学生查字典,理解“湾”指的是水流弯曲的地方;海湾。“湖”指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水。也可以联系生活,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在哪里见过这几个字。 (2)识字方法。 加一加:氵+弯=湾 氵+胡=湖 月+生=胜 纟+少=纱 立+里=童 宀+各=客 换一换:烧-火+纟=绕 镜-钅+土=境 (3)结合图片。 出示树林图,理解“茂盛”的意思;出示围栏图,理解“围”的意思。 (4)组词理解。 童:儿童、童年、童话。 客:客人、做客、好客。 【设计意图】学生自读课文,然后通过不同的认读词语方式将生字读准,通过不同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为学生读准、读好课文做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了解日月潭。 1.教师: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读了之后,你对日月潭有了什么了解? 学生:从这一段中,我知道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位于台湾省中部的山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教师:从这一段中,我们了解了日月潭在台湾省湖泊中的地位、位置以及它周围的优美风光。它的周围是怎样的呢?用课文中的三个词来说一说。 学生: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 2.出示群山绿树的图片,让学生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是什么样子。让学生查字典查找“名胜古迹”中“胜”的意思。“胜”指的是优美的景物或境界,“名胜古迹”是指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出示日月潭周围“名胜古迹”的图片。 3.朗读指导。 教师:让我们想象日月潭美丽的景色,带着赞美之情朗读这段话吧。读的时候,“群山环绕、树木茂盛”要读重一点、语速稍慢,表现出景区树木葱葱郁郁、生机勃勃的美,下面我们来读一读吧。 (二)探究二:教师示范,指导书写。 1.按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湾、胜、现。 上下结构:名、丽。 半包围结构:迹、展。 独体字:央。 教师指导:“湾、胜、现”三个字都是左窄右宽;“迹”字的“辶”要托住“亦”。 2.教师指导、范写。 第一组。 (1)湾:前两点要短小,第二点要偏左,第三笔提要写有力。“弯”上横要长,第一个小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弓”竖向的笔画部分要左斜。 (2)胜:“月”中的两个短横分列在横中线上下,“生”的第一笔撇起笔于竖中线,第四笔的竖要高于“月”,横画之间要等距。 (3)现:“王”的两个短横平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