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42007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单元检测(A)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1038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
  • cover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单元检测(A)卷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行为不属于破坏土壤的是( )。 A.挖土烧砖 B.喷洒农药 C.植树造林 2.下面做法中,能保护家乡土壤的是( )。 A.植树造林 B.砍伐森林 C.挖土烧砖 3.下面不属于改良贫瘠土壤的方法的是( )。 A.收集落叶沤肥 B.给土壤浇水 C.施农家肥 4.下面三种土壤中,( )是沙质土。 A. B. C. 5.( )层土壤的养分比较丰富。 A.上 B.中 C.下 6.下列方法中,人们常用来改良贫瘠土壤的是( )。 A.种植绿肥 B.砍伐森林 C.开窑 7.在研究土壤的过程中最不可取的方法是( )。 A.尝 B.看 C.摸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蚓蚁生活在土壤中 B.在土壤中能发现动物的残骸 C.土壤的颜色都是一样的 9.表层土比下层土颜色( )。 A.要浅 B.要深 C.一样 10.下面不属于改良贫瘠土壤的方法的是( )。 A.给土壤浇水 B.种植绿肥 C.施农家肥 11.把下列土壤加点水搓一搓,( )能够搓成条。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12.保护土壤的有效办法( )。 A.植树造林 B.砍伐树木 C.减少使用化肥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土壤中腐烂的动植物遗体称为( ) 。 14.验证土壤成分的实验:(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纸巾上出现水迹:证明( )。(2)把土块放入水中,土块中冒出了气泡:证明:( )。 (3)把土壤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土壤出现分层现象:大颗粒的在下,细小颗粒的在上,水面漂浮一层黑色物质:证明:( )。 15.人们根据土壤中沙粒、粉粒、黏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成了_____、_____和黏质土。 16.动植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为动物生存提供栖息地,为植物生存提供( )和养料。按照土壤中的大小颗粒含量的( )把土壤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17.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为植物提供( ),为动物生存提供了( ),也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所需( ) ,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18.在研究土壤成分时,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发现纸巾湿了,说明土壤中含有_____;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发现上块四周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_____。 19.( )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 ),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0.渗水性最强的土壤是_____。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21.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 ) 22.土壤颗粒间的间隙里空气,供地下的动植物呼吸。( ) 23.土壤里有虫子、枯枝、泥沙、石块、塑料袋等,它们对植物生长都有好处 。( ) 24.砍伐森林、开窑烧砖是破坏土壤的行为。( ) 25.仙人球喜欢生长在高温潮湿、保水保肥能力好的土壤里。( ) 四、连线题(每题2分共6分) 26.根据土壤的特点进行连线。 沙质土 黏粒含量多 黏土 沙粒、粉粒、黏粒含量差不多 壤土 沙粒含量多 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27.说一说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点,能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 28.用手指去感知沙土和黏土,捻一捻,这两种土壤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吗 说 明了什么 六、实验题(共16分) 29.做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植被对土壤蓄水能力的作用。 【实验猜想】有植被的土壤蓄水能力较强。 【实验材料】_____。 【实验步骤】 (1)取两块土壤,一块有植被覆盖,另一块没有,分别放入一端垫高的托盘中。 (2)往两块土壤上浇同样多的水,模拟_____。 (3)观察并记录土壤被冲刷和积水的情况。 【实验现象】 (1)有植被的剩余的土多,水流比较清澈;没有植被的剩余的土少,水流非常浑浊。 (2)有植被的土壤表面浇水前后变化不大;没有植被的土壤表面变化较大,土坡变“矮”了,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