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42462

高中地理新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期中考试测试题(提分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83229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考试,原卷版,分卷,测试题,一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期中考试测试题(B)(原卷版)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25小题,共50分) 下图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第四纪生物进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出现哺乳类动物 B.裸子植物迅速发展 C.出现了人类 D.蕨类植物迅速发展 2.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 A.冷湿 B.冷干 C.暖湿 D.暖干 3.地球历史上两次重要的造煤时期是( ) A.元古代和古生代后期 B.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 C.古生代前期和新生代 D.元古代后期和中生代 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岩层形成最晚和最早的分别是( ) A.①⑤ B.①⑥ C.⑤① D.⑥⑨ 5.岩层②和岩层⑥可能形成于同一地质年代,判断理由是( ) A.被发现于同一地区 B.距离地面深度相同 C.含有相同种类化石 D.两地层的厚度相同 6.据图推断各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 ) A.①形成于太古代 B.②形成于元古代 C.③形成于古生代 D.⑤形成于新生代 读“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某日预报局部截图”, 完成下面小题。 7.近几日( ) A.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减弱 B.地球表面的温度将上升 C.北半球中纬度可能出现极光 D.地震发生的频率将下降 8.太阳活动( ) A.是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主要标志有黑子和磁暴 C.强弱变化的周期约为11年 D.一定会释放巨大的能量 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科学家竺可桢考察西湖地形后发表了《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一文,其称:“西湖原是钱塘江北侧的一个小小湾儿,后来由于钱塘江泥沙沉淀下来,慢慢地把湾口塞住,变成一个潟湖。”下图为某潟湖的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形成图示障壁岛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 D.海浪沉积 10.若此后潟湖演变成淡水湖,其原因可能是( ) A.沙坝面积缩小 B.地壳快速下沉 C.海水大规模前进 D.海水大规模后退 海浪由深水区域向浅水区域或岸边传播的过程中,由于水深变浅,受海底强烈摩擦的影响,波形和波速发生显著变化,波浪破碎,拍击海岸形成拍岸浪,对海岸和沿海建筑物有极大的破坏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与拍岸浪的形成关联较小的因素是( ) A.海底地形 B.入海径流 C.海底地震 D.海底滑坡 12.下列海岸中,极易形成强有力拍岸浪的是( ) A.陡峭的基岩海岸 B.珊瑚礁海岸 C.淤泥质平原海岸 D.三角洲海岸 13.为减弱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拍岸浪的危害,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在岸边营造红树林带 B.在近岸带修建人工岛礁 C.填海造陆,改变岛屿形态 D.挖掘大陆架,增加近海水深 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变化。下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段长约50千米)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10万年间的变化图,箭头表示变化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三个测量点从下游到上游的排序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甲、丙、乙 15.乙河段河床特征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 A.洪水泛滥导致河床变宽 B.流水下蚀导致河床变高 C.溯源侵蚀导致河床变高 D.流水堆积导致河床变高 【答案】14.B 15.D 【解析】14.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海拔逐渐降低,丙海拔最高,乙海拔最低,所以三个测点从下游到上游的排序依次为乙甲丙,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5.读图可知,乙处位于河流下游,河床海拔升高,宽度变宽,下游河流流速变慢,外力沉积作用使得河床升高,侧蚀作用使河床变宽,D正确,A错误;下蚀和溯源侵蚀会使河床海拔下降,洪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会使河床降低,BC错误。故选D。 【点睛】河流自海拔高处流向海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