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42491

高中地理新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期末考试测试题(基础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111295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考试,原卷版,基础,测试题,期末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期末考试测试题(A)(解析版)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25小题,共50分) (2023春·湖南长沙·高二统考期末)我国北方古人在房屋修建中采用“柱高一丈,平出檐三尺”(见图,一丈即3m,三尺即1m)的设计原则,即可使坐北朝南的房间保持冬暖夏凉。读图完成问题。 1.我国北方古人设计房屋坐北朝南,与其有关的因素主要有( ) ①采光②防潮③防风④美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保持室内冬暖夏凉,各地房屋出檐宽度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海拔高度和季节 B.纬度和墙高 C.墙高和屋顶坡度 D.太阳高度和屋顶坡度 【答案】1.C 2.B 【解析】1.我国北方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常年从正南方照射而来,房屋坐北朝南,可以增加采光,①正确;北方较为干燥,对防潮要求不高,②错误;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西北风强劲,较为寒冷,坐北朝南可以阻挡冬季风进入室内,③正确;朝向对美观程度影响不大,④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①③正确,②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要保持室内冬暖夏凉,房屋出檐宽度要考虑夏季遮阳、冬季采光,各地房屋的出檐宽度要考虑到纬度(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墙高影响屋檐阴影到达地面的面积,所以出檐宽度是根据纬度和墙高设计的,B正确;出檐宽度与当地的海拔、屋顶坡度无关,AC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传统民居的建筑布局主要考虑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如北方房屋坐北朝南,有利于采光与防风;南方房屋多为斜顶屋,主要考虑排水;西南部分地区以吊脚楼为主,主要考虑减少占用耕地、防潮等。 (2023秋·湖南长沙·高二统考期末)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期10月16日至10月22日,是一场世界瞩目的盛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大会开幕时,与北京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 ) A.等于1/2 B.大于1/2 C.小于1/2 D.全球在同一天 4.大会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是( ) A.逐渐变快 B.逐渐变慢 C.先变快再变慢 D.先变慢再变快 【答案】3.B 4.A 【解析】3.全球划分日期的分界线为0时经线和大致与180°经线重合的国际日期变更线,由题干可知,120°E时间为10:00,那么0时所在的位置为30°W,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相隔210°,与北京处在同一天的日期占全球面积的比例为210°/360°=7/12,大于1/2,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1月初最大,远日点7月初最小。大会会期为10月16日至10月22日,介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所以开幕日后地球向近日点靠近,公转速度逐渐变快,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公转的速度不断发生变化,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在同样的时间内,行星向径在其轨道平面上扫过的面积相等。 (2023秋·广东惠州·高一统考期末)2022年10月,山东省青岛市沿海地标性景观“石老人”在风雨中发生坍塌,“头部”和“胳膊”损毁严重。图示意坍塌前的“石老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石老人”地貌属于( ) A.喀斯特地貌 B.河流地貌 C.风沙地貌 D.海岸地貌 6.“石老人”坍塌的主要原因是( ) A.冰川侵蚀、风化作用 B.海浪侵蚀、风力侵蚀 C.风化作用、海浪侵蚀 D.冰川侵蚀、风力侵蚀 7.“石老人”的体积未来最可能会( ) A.不断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不断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5.D 6.C 7.A 【解析】5.“石老人”位于青岛市沿海,受海浪影响作用,形成的海岸地貌,D正确;喀斯特地貌主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A错误;河流地貌主要是河流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B错误;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