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542595

高中地理新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期末考试测试题(真题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4-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71854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考试,解析,原卷版,真题,测试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期末考试测试题(C)(解析版)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25小题,共50分) (2022·辽宁·校联考二模)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相比,增加7206万人。下表示意2010年与2020年人口普查时期我国四大经济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人口占总人口情况及2020年四大经济地区人均GDP(不包括港、澳、台数据)。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年份 甲 乙 丙 丁 2010年 37.78% 26.92% 26.62% 8.18% 2020年 39.93% 27.12% 25.83% 6.98% 2020年人均GDP(万元/) 9.33 5.63 6.09 5.19 1.表示我国西部地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与甲地区相比,丙地区( ) ①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②农村老年人口占比较高③城市人口容量接近饱和④人均GDP较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B 2.A 【解析】1.据表可知,甲地区人口规模最大,人均GDP最高,应为我国东部地区,A错误;西部地区地域面积广阔,人口总量相对较中部地区多,且中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故乙为西部地区,丙为中部地区,B正确,C错误;丁地区人口规模最小,为我国东北地区,D错误。故选B。 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表示东部地区,丙表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人口净流入,中部地区人口净流出。流入东部地区的人口主要以青壮年为主,且该年龄段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较高,而丙地区流出的人口大多数具有较高受教育程度,故与甲地区相比,丙地区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①符合题意;丙地区人口净流出,主要以青壮年为主,农村老年人口占比相对人口净流入的甲地区高,②符合题意;丙地区人口净流出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收入、就业等具有劣势,并非是因为城市人口容量接近饱和,③不符合题意;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均GDP较高,④不符合题意。因此A正确,排除BCD。故选A。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 (1)气候: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2)地形: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人口较为稀少。 (3)水资源:一般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干旱地区的绿洲人口集中,农牧业较发达。 (4)土壤:土壤的自然肥力、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从而影响人口分布。 (5)矿产: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人口聚集。 人文地理环境: 包括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和科技等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2020·陕西安康·统考一模)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①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地理界线为( )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B.畜牧区和耕作区的分界线 C.400mm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处 D.1月均温0℃等温线分布处 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 ) A.甲地水田广布,居民主食稻米 B.乙地河流水位变化小,终年可通航 C.丙地阴雨天气多,骑楼常见 D.丁处高原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丰富 【答案】3.D 4.C 【解析】3.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阅读地图,①是秦岭--淮河一线,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故A错误;①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我国畜牧区和耕作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故BC错误; ①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1月均温0℃等温线相吻合,故D正确;故选D。 4.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地理环境。阅读地图,甲是黄土高原,该地人们的主食是面食,故A错误;乙地位于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