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44466

2023年八年级暑假文言文阅读专练(文言实词):通假字(含解析)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382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年,八年级,暑假,文言文,阅读,专练
  • cover
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通假字 (共16题) 一、复合题(共16题) 解释加点词。 (1) 根据课本,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核舟记》) (2)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3) 解释加点字。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4)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虽有佳肴》) (5) 男有分,女有归。(《大道之行也》) 找出通假字。 (1) 不亦说乎 “ ”同“ ”, 。 (2) 吾十有五 “ ”同“ ”, 。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 但手熟尔 “ ”同“ ”, 。 (2) 徐以杓酌油沥之 “ ”同“ ”,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往来翕忽,似与游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3) 其岸势犬牙差互(柳宗元《小石潭记》) (4)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魏学洢《核舟记》) (5)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魏学洢《核舟记》)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陈康肃公善射: (2) 公亦以此自矜: (3) 尝射于家圃: (4) 睨之久而不去: (5) 但微颔之: (6) 但手熟尔: (7) 康肃忿然曰: (8) 尔安敢轻吾射: (9) 以我酌油知之: (10) 以钱覆其口: (11) 徐以杓酌油沥之: (12) 康肃笑而遣之: 文言知识整理。 (1) 通假字。 i 甚矣,汝之不惠 同 , ii 始一反焉 同 , iii 河曲智叟亡以应 同 , iv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同 , (2) 一词多义。 且: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其:其如土石何 惧其不已 其妻献疑曰 独行其道 之:跳往助之 虽我之死 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焉: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固:汝心之固 吾义固不杀人 亡:今亡亦死 河曲智叟亡以应 而:面山而居 聚室而谋 而山不加增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许:杂然相许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诚:帝感其诚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3) 特殊句式。 i 甚矣,汝之不惠! 句 ii 帝感其诚。 句 iii 何苦而不平? 句 iv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句 v 告之于帝。 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駢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同“饲”,喂养 B.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有时 C.策之不以其道 策:鞭子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等同,一样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伯乐不常有/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道遥游》 B.其真无马邪?/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C.策之不以其道/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D.骈死于槽枥之间/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道遥游》 (3)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推残、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B.《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C.文中每段最后一句的“也”“字,既表达了语气,也暗含着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与不平之情。 D.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 阅读下面短文,用“/”给画线的句子断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