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49442

第九章 隋朝统一帝国的再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材补充与深化--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日期:2024-05-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53次 大小:221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历史,学年,纲要,中外,必修,2019
  • cover
第九章 隋朝统一帝国的再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隋朝的建立 周武帝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其国力逐渐增强。577年,灭掉东邻的北齐,统一了中国北方广大地区。但是,周武帝英年早逝,其子周宣帝在位不到两年病死。继立者是年仅 8 岁的周静帝,无执掌国政能力,外戚扬坚遂控制了朝廷大权。 在杨坚短暂的摄政期间,为了消灭阻碍他建立新政权的力量,他采取了极为惨酷的手段,清除了对他进一步篡权造成威胁的宇文皇族的九个亲王,宗室几乎被杀光,并消灭了拥护北周政权,反对杨坚专权的其他几个地方军政长官。 581年,杨坚在各项准备就绪后,废周静帝自立,改国号为隋,改年号为开皇,仍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历史上的隋文帝。 2. 隋的统一 隋朝建立以后,首先发展内部,并设法解除塞北游牧族突厥人侵扰的后顾之忧。经过七八年的准备,开皇九年( 589)正月,灭掉陈朝,最终统一中国,结束了自东晋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重建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隋朝之所以在较短时间内统一全国,其前提条件有几个:①首先双方力量强弱悬殊。②其长期战乱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社会各阶层迫切要求统一安定,统一乃大势所趋。③隋文帝在北周基础上,继续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改革,使国力日益壮大,而陈朝统治者不理朝政,整日沉醉于酒色诗歌中,国力日衰。 统一的意义不仅在于再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全国统一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意识的形成,这同样具有深远意义。正是在隋朝统一的基础上,唐朝才获得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 隋朝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改革 隋朝立国时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1.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 首先,隋王朝统治集团的核心是以杨氏为代表的汉族关陇士族集团和汉化的鲜卑族大贵族、大官僚。关陇贵族与其他世族之间有矛盾。 其次,原山东和江南士族门阀虽失去了在中央的权势,但是,他们在地方上还有很大权势和影响。在庶族地主经济力量逐步增长以后,他们与整个世族之间产生矛盾,因此,最高统治者不得不逐步吸收庶族地主参政,以限制世族地主的特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此外,不同民族之间,文官与武将之间,不同地区之间,都不同程度地潜藏着对抗因素。 2. 地方统治秩序的混乱 南北朝几百年的争战过程中,郡、州数量急剧增加。州郡多,不但支出多,百姓负担重,而且,地方政区的混乱支持不了中央集权。因此,大力合并州郡,就成为大势所趋。 3. 意识形态的多元化 儒家思想自汉代独尊儒术以后,其政治思想、价值观、习俗和礼仪等,对维护大一统一封建王朝统治是非常有利的。但是,自东汉以来,来自印度的佛教逐步在中国传播开来,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人民的心灵无所寄托,便纷纷从宗教中寻找安尉,于是佛教大盛。佛教盛行与中国传统的统治思想之间产生了矛盾。 改革的主要措施 1. 政治方面: ①改革官制 在中央官制改革方面,影响最大的就是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担负国家政务的是尚书、内史、门下三省。三省长官分别称尚书令与仆射,内史监与内史令,门下纳言。三省职能同秦汉的丞相,历史上称为三省制度,其职能互相牵制。其中处理日常政务的执行机关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度支(民)、都官(刑)、工部六部。此外,还设有监察官、十一寺、国子监等,以及掌管禁卫兵的左右卫十二府。及勋爵、散官等制。 地方官制方面,583年,隋文帝下诏废除“郡”级建制,改行州、县二级制,同时大力合并州、县数额。这有助于节约开支,提高行政效率。炀帝时又改州称郡。 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隋朝废除了汉魏时地方长官自行任免属官的制度,而且推行乡贯回避制。同时还规定:州县的主要属官实行定期轮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