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53146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时练(含解析)

日期:2024-05-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53337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过渡,课时
  • cover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2023·山东潍坊·统考二模)1952年夏,根据对山东地区32个县农户的调查显示,“农民的实际收入平均每户四百零九万元(注:旧币一万元等于新币一元),除去全年生活生产的费用及其他支出外,每户可以剩余二十七万八千元”。“绝大部分农民已摆脱了‘糠菜度日’的生活,不仅有吃有穿,而且一般地都有了余粮”。这反映出当时山东地区( ) A.农民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B.合作化激发农民生产热情 C.农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 D.生产关系的调整效果明显 2.(2023·山东淄博·统考二模)与1952年相比,1957年湖北省粮食产量达到215.4亿斤,增长31%:棉花400万担,增长49.3%:芒麻36.6万担,增长95.3%:花生达到319万担,增长将近三倍半。这证实了( ) A.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B.国家优先发展农业战略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生产关系变革的优越性 3.(2023·山东枣庄·统考二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中国进行以156项工程为核心的工业化建设。如图可反映出这一时期( ) A.重视农业和轻工业同步发展 B.工业建设考虑地域均衡 C.完全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不利于工业的良性循环 4.(2023·山东青岛·统考一模)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加纳时,系统阐述了中国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如“中国政府一贯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外提供援助……认为,援助是相互的”“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绝不要求任何特权”。这表明中国( ) A.积极支持非洲的反对殖民主义 B.践行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构建与非洲国家的伙伴关系 D.奉行“不结盟”原则和精神 5.(2023·山东聊城·统考一模)1954年8、9月间,法国公共舆论研究院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在受访民众中,认为法国政府应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人占43%,这比其在1950年2月的调查提高了15%;认为不应该承认中国的民众只占了24%,且比上次调查降低了8%。与这一变化密切相关的国际因素应是( ) A.印度支那停战协定的签署 B.求同存异原则的提出 C.欧洲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D.北大西洋公约的建立 6.(2023·山东滨州·高三统考阶段练习)1956年,中国共产党某高级干部在工作笔记里写道:“讨论普选工作要求选举能够代表今天形势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的觉悟、积极性,保证选民都能进行选举。”该材料可用于研究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的( ) A.民主政治建设的进展 B.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C.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D.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7.(2023·山东济南·统考一模)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曾提出一种设想:中国的工业化可以考虑采取“经互会”的方式,即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定范围内分工合作实行一体化生产;但新中国领导人却做出了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决定。这一决定( ) A.导致中苏关系走向恶化 B.着眼于中国的长远发展 C.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旨在避免苏联模式弊端 8.(2023·山东潍坊·高三山东省安丘市第一中学统考阶段练习)建国初期,某农民在日记中曾写道,“我花了一万四千元(注:相当于现在的一元四角),割了二斤猪肉招待客人,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农民收入一增加,粮食不但够吃,还有了剩余,心劲越大了。政府一有号召,群众便积极响应”。这一记述体现出当时人民( ) A.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B.向往和谐融洽的美好生活 C.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意识 D.积极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9.(2023·山东聊城·统考一模)《湖南省1950年秋征后调运粮食总结会议大会总结报告》指出,湖南境内偏远地区的大量的“难运粮”和“死角粮”,经过党和政府充分发动民众,利用民船,实现水陆联运,“调运工作做好了,死的粮食就会变成活的粮食,山沟里的粮食就会到城市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