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53422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各课习题课件(打包4份)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4340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件网) 9 美丽的颜色 导析:B  A项,“炽”应读chì;C项,“咽”应读yān;D项,“散”应读sàn,“氛”应读fēn。 B 2.(2023山东聊城阳谷月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居里夫妇能够集中精力用将近四年的时间提取镭,实在难能可贵。我们也要有用心专一的精神,一事当前,     ,执着一点,方能水滴石穿。用心专一的人,就是在用心     光阴这棵美丽的树,等待树上开花结果,    自己享受不到自己苦心经营的树上的果实,    总有人能享用到。这就是人生境界的美好。 A.目不斜视 浇灌 也许 但 B.目不斜视 灌溉 因为 所以 C.心无旁骛 浇灌 也许 但 D.心无旁骛 灌溉 因为 所以 C 导析:C 目不斜视: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心无旁骛:旁,另外的;骛,追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第一空,要突出居里夫妇用心专一,专心致志,应该填“心无旁骛”。浇灌:指浇水,灌溉。灌溉:把水输送到田地里。第二空,根据后面“光阴这棵美丽的树”判断应该填“浇灌”。也许,表示不很肯定。但,表示转折。因为,所以,表明前后两者是因果关系。第三、四空,根据“自己享受不到”“总有人能享用到”判断前后构成转折关系,应该填“也许”“但”。 3.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请结合下面三则材料,分析斯诺提出这个预言的依据。 材料一 朱德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 材料二———红军对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有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 ” 材料三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答案:(示例)材料一中红军领导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深受爱戴。材料二中红军帮穷人,救中国,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材料三中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具有革命乐观主义 精神。 4.(跨学科学习)按要求答题。 模仿A、B后括号里成语对前面数字的形象而别致的描述,在C后的括号内填写一个成语以形象描述你对前面数字的理解。 示例:A.1 000-0(万无一失) B.1 0002=100×100×100(千方百计) C.1∕100(     ) 答案:百里挑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3分)        李洪文   ①1964年的6月下旬,骄阳似火,空气酷热,湖南这个季节最为炎热,如果在太阳底下放一只白蜡,相信过不了十分钟,它就会变成一地的蜡油。 ②袁隆平光着头,赤着脚,裤腿高卷,正手拿放大镜,站在稻田里,一株株地观察着扬花的水稻,仔细寻找着不育株。天然不育株究竟生得什么样子,它的形态有什么特点,这一切的一切就好像一个谜,都等待着袁隆平亲手解开谜底。 ③当时还有一个姓潘的学生,也在稻田里帮袁隆平寻找着天然不育株。 ④袁隆平手里拿着放大镜,沿着田埂,一行行,一株株,一穗穗地找了下去,汗水沿着额头落下,他挥袖擦掉汗水,衣服上溅满了泥点,他全然不顾,袁隆平目不转睛地盯着稻田里的稻,生怕错过了发现天然不育株的机会。 ⑤按照书上提供的理论,天然不育株在普通稻田里的存在概率应该在三万分之一到五万分之一之间,可是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五天过去了,袁隆平也不记得检查了多少稻株,天然不育株还是不肯露出它真正的面目。 ⑥袁隆平每天吃罢早饭下田,中午就着水壶里的白开水,吃两个凉馒头,即使中午最热的时候也不能休息。艰苦的环境,外加不合口的饮食,袁隆平犯起了严重的肠胃病。 ⑦可是一年水稻开花的时间只有十天左右,一旦错过了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