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55497

【学案】纲要(上)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日期:2024-05-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3次 大小:525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两晋,民族,更迭,政权,南北朝,三国
  • cover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重难点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1.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政权更迭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 2.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认识江南区域经济的发展成就。 3.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意义。 重点: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难点: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 知识梳理 一、三国与两晋 (一)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东汉灭亡。 (2)刘备仍用汉的国号,定都成都,史称蜀汉,简称蜀。 (3)孙权定都建业,国号吴。 2.三国的并立与结束 (1)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 (2)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3)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二)西晋统治 1.五胡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活动在长城一带的鲜卑。 2.八王之乱 (1)概况: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 (2)影响: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自此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 (三)东晋与十六国及南北对峙 1.东晋 (1)建立: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士族政治 ①成因: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 ②影响: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他们争权夺利,势力逐渐衰弱。 2.十六国 (1)形成: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2)性质: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它们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3)民族交融 ①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 ②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 (4)淝水之战 ①时间:4世纪下半叶。 ②双方: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 ③原因:内部各族尚未充分交融,统治基础脆弱。 ④结果:强大的前秦政权在淝水之战后迅速崩溃,曾经稍显缓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剧了。 3.南北对峙 (1)东晋北边的疆域,大致到淮水为止。 (2)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但随后在军事上渐处下风,又退回到淮水一线。 (3)陈朝时: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覆亡大局已定。 二、南北朝 (一)南朝 1.政权更替 (1)更替: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为宋。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 (2)都城: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 2.江南经济开发 (1)原因: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2)表现 ①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②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3)影响: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 (二)北朝 1.北魏的统一: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 2.孝文帝改革 (1)时间:5世纪后期。 (2)措施 ①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改籍贯。 ②穿汉服,说汉语。 ③改汉姓;鼓励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3)意义 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③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