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6059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13唐诗五首 一课一练(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405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编版,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一课
  • cover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13 唐诗五首 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对《钱塘湖春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起到“白沙堤”终,描绘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 B.早莺、新燕、浅草很能体现西湖早春特征。 C.颈联中“渐欲”和“才能”表现了花与草初开与初长的静态效果,很好地突出了早春生机勃勃的特点。 D.尾联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首联点题,交待游踪。从大处落笔,写出春水初涨,云脚低垂,湖面开阔之景。 B.颔联和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从不同角度写了钱塘湖早春生机盎然的美丽景色。 C.黄莺抢占“暖树”,生怕赶不上;新燕正啄“新泥”,忙碌而兴奋。这两句诗着意描写莺莺燕燕的动态,整首诗歌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D.尾联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直接描写,内容详细地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3.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A.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 B.首联的“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C.颈联描绘了一幅乡野之人放牧归来的动态场景,“驱”“带”两字写活了画面,“返”“归”两字暗示诗人的心灵已与这热闹安逸融为一体。 D.尾联诗人唱着《采薇》之歌,怀念伯夷与叔齐,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盖/竹柏影也 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D.实/是欲界之仙都 5.选出对《使至塞上》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这首诗写诗人出使的经历,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 B.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D.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二、填空题 6.填空。 (1)《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 的作品。他与 合称“王孟”,是唐代 诗派的代表人物。 (2)《渡荆门送别》是唐代 主义诗人 所作,他被称为“ ” (3)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 ,人称“ ”,他的诗收录在《 》里。 7.《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 ,字太白,号 ,又号“谪仙人”,是 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与 并称为“李杜”。有《李太白集》传世。 三、课内阅读 请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