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63521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0.三峡导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3次 大小:235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导学案
  • cover
10.三峡 学习目标 1.背诵课文,积累常用文言文实词、虚词。 2.朗读课文,领会课文运用精炼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作特点,体会语言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 3.借助联想和想象,感受长江三峡雄伟的形势和奇丽的景色,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预习新知 【积累精彩语句】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了解文学文化常识】 1.作者作品 郦道元(?———527),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为御史中尉,后任关右大使。雍州刺史萧宝寅反,被执遇害。性好学,注意地理学。搜集大量地理、历史材料,引用地方流传的神话和传说,写成了《水经注》一书。 2.知识链接 (1)《水经注》是给《水经》所作的注文。《水经》是记述我国河流水道的一部专著,相传为西汉桑钦所作,书中列举大小水道一百三十七条,内容简略。郦道元作注时大为扩展,介绍了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河流,注中除记载水道变迁沿革外,还记述了两岸的山陵城邑,风土人情,珍物异事。凡北魏以上的掌故旧闻,都可以从中得到考实。《水经注》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2)长江三峡:长江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 【掌握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略无阙处(quē) 曦月(xī) 襄陵(xiāng) 素湍绿潭(tuān) 绝巘(yǎn) 属引凄异(zhǔ)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重岩dié zhàng(叠)(嶂) 隐天bì日(蔽) 沿sù阻绝(溯) 乘奔yù风(御) 清荣jùn mào(峻)(茂) 3.理解词义。 (1)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2)至于夏水襄陵:冲上,漫上 (3)属引凄异:接连不断。属,链接;引,延长 (4)或王命急宣:有时 (5)良多趣味:甚,很 (6)略无阙处:完全没有 (7)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8)猿鸣三声泪沾裳:指次数多 3.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朝代)地理学家,他撰写的《水经注》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 (2)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初步感知文本】 本文描绘了三峡(长江三峡)(地点)的风光,先写山,后写水,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奇丽的山水图,表达了作者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的思想感情。 【探究重点难点】 一、文言现象探究 1.古今异义 ①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②虽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2.一词多义 ① 自三峡七百里中(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 沿溯阻绝(断阻) 绝巘多生怪柏(极) 哀转久绝(消失) 3.通假字 ①略无阙处:“阙”通“缺”,缺口、空隙。 4.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二、重点句子翻译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翻译: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翻译: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 (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