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64115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科)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828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吉林省,考试,试题,文科,历史,期末
  • cover
长春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文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汤因比说:“如果历史学家是诚实的、具有自我批评精神的,并且很擅长反省艺术和心理分析,那么他肯定将尽最大努力去撰写一部没有偏见的历史;但是即使如此,我相信,他的成功最多只能是局部的。”可见作者认为 A.历史作品都带有主观性 B.历史学家必须具有自我批评精神 C.历史本身不具有客观性 D.历史学家应该带着反省研究历史 2.“西亚是小麦、大麦的故乡,其种植发生在九千年前;东亚则有粟、黍、水稻、蚕桑,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粟米、南方长江流域的水稻栽培,距今都有上万年的历史;美洲在公元前七千年就培育了土豆、玉米、红薯等。”据此可知,人类文明的产生 A.呈现多元特征 B.起源时间完全一致 C.相互借鉴发展 D.都分布在大河流域 3.图2为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吉尔伽美什》史诗中记录的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它反映出当时苏美尔人 吉尔伽美什最好的朋友恩基杜被杀身亡,在悲痛中,他不愿放弃他的朋友。当国王接受沮丧现实的时候,吉尔伽美什出发去寻找永恒的秘密。在海洋底部,他找到了一种将会提供永恒生命的植物,不料神奇的药草在他要带回给恩基杜之前竞被一条蛇偷走。 图2 A.神灵崇拜盛行的社会生活 B.渴望人类永生的观念 C.命运受到环境制约的现实 D.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4.古罗马时期,西塞罗通过《论法律》《论责任》等著作赞颂为国捐躯的英雄和民众,奥古斯都兴建了神庙(供奉战神、凯撒大帝等)、罗马广场及凯旋门等纪念场所。这些做法 A.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促进了国家立法的完备 C.增强了罗马民族凝聚力 D.完善了帝国的公共设施 5.公元前4世纪晚期,亚历山大灭亡了波斯帝国,开辟了地中海向东到达中亚、印度的交通体系;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张骞凿空西域,连接东亚到达中亚的交通。这表明 A.都促进政治格局变化 B.都促进丝绸之路的开拓 C.都促进日耳曼诸国的建立 D.都采用了马拉战车的先进工具 6.中世纪的西欧音乐多以宗教目的为主,其内容主要为诵经祈祷和礼拜歌唱。但创作于13世纪的戏剧《罗宾与玛丽昂》则以旋律自然的对话形式,歌颂了民间爱情的忠贞,嘲弄了封建骑士的卑劣。据此可知,该剧的创作 A.摆脱了宗教文化的束缚 B.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文化追求 C.受到了文艺复兴的影响 D.体现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7.从10世纪开始西欧的城市逐步发展复兴,他们通过斗争和赎买政策取得了城市的自治权,甚至有的城市成为城市共和国。这一现象的出现 A.说明城市市民已经转化成为资产阶级 B.为西欧统一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C.使农村的封建经济开始大规模解体 D.为西欧社会逐步转型提供了条件 8.8世纪初,日本政府鼓励人们垦荒。723年,日本政府颁布《三世一身法》,规定垦生荒者可占三世,开熟荒者可终身享有。743年,又颁布《垦田永代私有法》承认垦田私有,土地兼并日益加剧。此后,日本出现了类似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据此可知,日本庄园与西欧中世纪庄园相比其特点是 A.日本庄园是土地私有 B.日本庄园规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