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68200

高中地理新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5.2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同步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64549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地域,解析,原卷版,测试,同步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5.2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同步测试题(解析版)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2022·高二课时练习)读下面四幅“海拔5000米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甲乙丙丁中的①②③④代表自然带数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座山分布纬度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山在南半球 B.乙山北坡为迎风坡 C.丙山在南半球 D.丁山北坡雪线高 【答案】1.B 2.C 【解析】1.海拔相同的山,纬度越低,垂直带谱越多,乙垂直带谱最多,且南北坡差别不大,可能位于赤道附近,说明纬度最低,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对于甲山,同一自然带南坡的分布上限更高,表明南坡为阳坡,热量更好,甲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可能性更大。同理可判断,丙山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的可能性更大,A错,C正确;乙山南北坡同一自然带分布上限差异不大,表明其南北坡水热条件差异不大,北坡并非明显的迎风坡,B错;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丁山北坡雪线更低,D错。故选C。 【点睛】关于山地垂直自然带的特别提醒:①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而言,海拔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约6℃,因此,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布类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带分布,但并不完全一致。②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差异明显,一般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呈现“少-多-少”变化,因此有时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随海拔高度的升高,降水增多,可能会出现森林带,如天山。③山体所在纬度越低,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纬度越高,垂直自然带谱越简单;山体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海拔越低,垂直自然带谱越简单;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越大,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相对高度越小,垂直自然带谱越简单。 (2022·高二课时练习)树种线是指树种个体分布的海拔或纬度上限。下图为某山地树种线海拔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该山地树种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人类植树活动 B.山地气候变暖 C.山地降水增加 D.土壤变厚变肥 4.树种线变化对该山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生物的多样性增多 B.气温波动幅度降低 C.高海拔的裸地增多 D.土壤的有机质减少 【答案】3.B 4.B 【解析】3.由图可知,树种线向高海拔扩张,说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山地气温上升,更高海拔区域满足了树木生长的热量需求,影响该山地树种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山地气候变暖,故B正确;人类植树活动也要考虑自然条件的限制,A错误;山地降水增加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故C错误;坡度变化不大,土壤不会变厚变肥,故D错误。故选B。 4.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树种线向更高海拔扩张,占据了原来灌木、草本植物和苔藓植物的生存空间,威胁到栖息其间的其他生物,可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故A错误;植被通过改变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以及通过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发挥调节气候的功能,降低气温的波动幅度,故B正确;树种线的扩张使山地更高海拔处植被覆盖率上升,高海拔裸地减少,故C错误;随着树种线升高,森林面积增大,会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故D错误。故选B。 【点睛】在山区,气温和降水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土壤和动物类型的组合。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叫做垂直地域分异。 (2022秋·高二课时练习)大理苍山位于云南西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干湿季分明,年均气温为15.5°C,年降水量大于1000mm。大理苍山地势陡峭,南高北低,垂直高差显著,山地立体气候十分明显。从山麓到山顶有3个垂直气候带,分别为亚热带、暖温带和高山寒漠带,植被种类多,层次清晰,分布复杂,保存了许多从亚热带向高山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