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69888

八上11短文两篇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455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八上,短文,两篇,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11短文两篇 一、填空。 (1)《答谢中书书》中具体写山峰、溪流之美的句子是:_____。 (2)《答谢中书书》中写景物色彩之美的句子是:_____。 (3)《答谢中书书》中写山川之景秀美,从早到晚,山林正是因为“_____”而更显静谧幽美。(用文中原句填空) (4)《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描写出一个月光如水、疏影摇曳的月下庭院的句子是:_____。 (5)《记承天寺夜游》中抒发作者的感慨,表达作者复杂又旷达的情怀的句子是:_____。 二、选择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怀民亦未寝(qǐng) 夕日欲颓(tuí) B.遂至承天寺(suí) 沉鳞竞跃(lín) C.藻、荇交横(xìnɡ)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yù) D.盖竹柏影也(bái) 相与步于中庭(yǔ)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晓雾将歇 B.夕日欲颓 C.盖竹柏影也 D.念无与为乐者 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欣然起行 若听茶声然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相与步于中庭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寻病终 D.四时俱备 学而时习之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宋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 B.《答谢中书书》中的第二个“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的文体。 C.《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三人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一般通过记事、状物、写景、记人等来表达作者的感情或见解等。 5.下列对两篇短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一句总领全文,突出了作者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对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的不屑一顾。 B.“实是欲界之仙都”,这个归纳句使本文上下贯通。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中没有一个“月”字,却无处不体现出皎洁的月光。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作者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精神的慰藉。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五色交辉 交辉:_____ (2)四时俱备 四时:_____ (3)实是欲界之仙都 仙都:_____ (4)沉鳞竞跃 沉鳞:_____ (5)月色入户 户:_____ (6)欣然起行 欣然:_____ (7)盖竹柏影也 盖:_____ (8)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_____ 四、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_____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___ (3)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_____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 五、语言运用。 “月”是中国诗词中一个常见的意象,它总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八(1)班将举办“诗词中的月”读书活动,请你参与。 (1)【咏名句】 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和“月”有关的唐诗名句。 _____ _____ (2)【月亮别称】 我国古诗词中月亮的别称有哪些?(不少于三个) _____ (3)【寄情明月】 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段总结语。 _____ 六、课外阅读 月亮地里走一走 石兵 ①幼不更事时,哭哭笑笑没有常性,经常会为一个玩具的破损或对一顿饭的好恶而执拗性子,每逢此时,姥姥都会对我说:“莫哭莫恼,等一会儿在月亮地里走一走,就没事了。” ②入夜之后,姥姥领着我在月光挥洒的乡野间走一走,聆听着虫鸣婉转,感触着微风静美,看着被月光洇染的大地张开广阔无边的怀抱,心里顿时变得一片清明,只想着这世界怎么会如此美妙,充盈了那么多的梦幻与神秘,至于那些小小烦恼,早已被抛到脑后不见踪影了。 ③姥姥说:“这世上的烦心事啊,都是因为想得到却得不到,心里留着遗憾,脑中布满纠结,可是,这世上哪能事事如意呢?好在啊,晚上有月亮,这月光不像阳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