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571294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 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青岛版

日期:2025-10-1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194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走进,花果山
  • cover
三 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借助连加连减的知识经验,通过学具操作,自主探究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混合运算,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质疑、交流和倾听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耐心、专注的品格。 【教学重点】: 能正确口算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算理。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观看视频,呈现信息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看看是什么吧?播放小猫钓鱼的视频.师:你从视频中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我们花果山的朋友小猴子也想去钓鱼,我们一起看看发生了什么故事吧。 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观察情境图,讲数学故事。 师:图上都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你能编一个数学故事吗?认真观察,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同桌听。同桌交流后,教师指名一至两名同学讲一讲他们编的数学故事。(组织学生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 说说图中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师:仔细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5只学钓鱼,走了3只,又来了1只。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现在有几只小猴学钓鱼? 师:同学们可真棒!提的问题非常好。你有信心解决这些问题吗? 解决问题“现在有几只小猴学钓鱼?”。请你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表示出这个数学故事。学生独立摆小棒,同桌交流后展示3-4名同学。 师:通过这几名同学的展示,相信大家对这个故事非常熟悉了,请你在练习本上用算式表示出你摆小棒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分别列出各种算式。5-3+1=3(只)(师板书)师:谁能告诉老师这个算式中的每一部分代表什么含义呢?生:5表示原来的5只猴子,减3表示走掉的3只,加1表示又来的那只猴子。 师:那你是怎么计算的呢?引导学生用“先算......再算......”的格式表示运算顺序。 探究问题“鱼缸里现在有几条鱼” 师:小猴子到底钓到鱼了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的收获吧。动态出示情境图(1)同学们认真观察鱼缸里小鱼是怎么变化的,然后独立思考,列出算式。理解有困难的可以根据图意摆学具,再列式。(2)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讲解。引导学生用“先算......后算......”的格式表达运算顺序。 比较观察。 师:这两个算式和我们前两节课学的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师:那你能不能像连加、连减一样给这种算式起一个名字? 师小结:像这种有加法又有减法的算式,它的名字叫“加减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师板书课题) 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比较归纳,总结算法。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上面两道例题的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我们计算的顺序?预设:我们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算的。 师:请开动你的小脑袋想一想,上面两道例题(加减混合运算)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连加、连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预设:都是先算前两个数,得出的得数再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 也就是说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小结。 师:加减混合并不难,从左到右依次算。 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师:今天通过小猴子钓鱼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同学们非常聪明,找到了计算方法。其实不光我们,美丽的白天鹅也来看小猴子钓鱼了? 全课总结,回顾整理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谈自己的收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