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7428

人教版必修一第十五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共26张PPT)

日期:2024-06-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23539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必修,第十五,国共,十年,对峙
  • cover
课件26张PPT。 材料: 这一时期的革命力量受到极大的摧残。中国共产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一些党内的动摇分子公开退党甚至叛变自首,党员由大革命时期的6万多人减至1万多人,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党领导的工农运动也受到严重摧残,全国有组织的工人则由300多万下降到3万,各地农民协会910万会员大部分散落。 ———摘自《中国共产党战略策略》历史必修1 第四单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南昌起义起义代总指挥 贺龙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一、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权的开始一、南昌起义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清算陈独秀右倾错误; 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总方针; 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一、南昌起义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2.秋收起义江 西赣 江文家市三湾永新井冈山长沙长沙进攻长沙受挫文家市决策三湾改编进军井冈山秋收起义部队 军旗城市———农村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一、南昌起义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2.秋收起义城市 农村一、南昌起义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2.秋收起义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政权,进行经济建设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一、南昌起义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2.秋收起义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4.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共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 一、南昌起义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2.秋收起义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4.工农武装割据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1931年冬,制定宪法大纲,定都江西瑞金一、南昌起义二、土地革命三、红军长征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百万军队,对各革命根据地发动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采取碉堡推进政策,以50万军队重点进攻中央苏区。 一、南昌起义二、土地革命三、红军长征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长征的开始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人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乌贵阳江江长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甘肃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黄河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年10遵义1935年1一、南昌起义二、土地革命三、红军长征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长征的开始3.遵义会议(1935年1月)会议内容:会议意义:结束“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一、南昌起义二、土地革命三、红军长征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长征的开始3.遵义会议(1935年1月)4.长征的路线乌贵阳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吴起镇甘肃三军会师会宁1936年10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黄河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年101935年10遵义1935年1 红军一共爬过十八条山脉,其中五条是终年盖雪的,渡过二十四条河流,经过十二个省份,占领过六十二座大小城市,突破十个地方军阀部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过和胜过派来追击他们的中央各部队。他们开进和顺利地穿过六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地方是中国军队十几年没有去过的地方。 ———(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5.长征的胜利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 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6.长征的意义粉碎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播下革命火种,铸就长征精神想一想什么是“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 这些都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南昌起义 意义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2.秋收起义3.井冈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