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80713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二第6章 章节测评(有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7508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生物,北师大,必修,6章,章节
  • cover
第6章 章节测评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证据和结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几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能为生物有共同祖先这一论点提供支持 B.所有生物都有细胞结构及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C.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差异可揭示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 D.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说明人与其他脊椎动物有共同的祖先 2.比较不同种蝇的DNA序列,图6-A-1为编码甲、乙、丙三种蝇呼吸酶的部分基因片段、DNA单链及DNA单链中的碱基序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6-A-1 A.科学家用此方法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此证据为分子生物学上的证据 B.如果让c'链和b'链分别与a链混合,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与甲的亲缘关系最近的蝇是乙 C.对编码甲、乙、丙三种蝇呼吸酶的部分基因片段进行分析,是因为呼吸酶基因普遍存在于需氧生物细胞内 D.之所以不同种蝇呼吸酶的DNA碱基序列存在差异,可能是环境不同导致的 3.下列对自然选择学说论点的概括,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C.定向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D.微小有利变异可通过遗传得到积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成了不同的物种 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成了不同的物种 C.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然经历 D.每个新的物种的形成都必定经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 5.水稻非糯性(Y)对糯性(y)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用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的两纯种水稻杂交,让F1自交三代,在自然情况下,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是(  )。 A.Y逐渐增大,R逐渐增大 B.Y逐渐减小,R逐渐减小 C.Y基本不变,R基本不变 D.Y基本不变,R逐渐增大 6.金鱼系野生鲫鱼经长期人工选育而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有形态多样、品种繁多的金鱼品系。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金鱼与野生鲫鱼属于同一物种 B.人工选择使鲫鱼发生变异,产生多种形态 C.鲫鱼进化成金鱼的过程中,有等位基因频率的改变 D.人类的喜好影响了金鱼的进化方向 7.根据综合进化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 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 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8.假设某随机交配的动物种群中,最初一对等位基因B、b的频率分别为0.75、0.25,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B的基因频率不断降低,若干代后B、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25、0.75,则在整个进化过程中,群体中Bb的基因型频率变化规律是(  )。  A.不断增加 B.不断降低 C.先增加后降低 D.基本不变 9.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型的概率是0.36,则该种群(  )。 A.显性基因的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频率 B.随机交配将会导致种群等位基因频率改变 C.繁殖一代后,杂合体的基因型频率为0.32 D.若等位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则说明新物种已经产生 10.经地震形成的海洋中的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两个岛上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6-A-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6-A-2 A.两岛上的鸟类可能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B.与乙岛相比,甲岛上鸟类的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因为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 C.两岛上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D.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 11.下列关于物种和种群的叙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