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81486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A卷基础练(含解析)

日期:2024-06-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313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 cover
第六单元测试 A卷 基础练 一、积累与运用 1.选出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A.词人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仰望着天亮前云雾弥漫、繁星摇动的天空,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帝的住地,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候。 B.作者自认为是有惊人句的成功女词人,但正值战乱年代,国难当头,诗词文章又有何用?只有把希望寄托于虚幻的想象。 C.尽管人生之路留下痛苦的叹息,但词人并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还要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她还要风把她所乘坐的小船送到美好的仙境。 D.这首词借助奇妙的景象,通过与天帝的一问一答,抒发了词人对沧桑流离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傅说(fù) 富贵不能淫(yín) B.百里奚(xī) 行拂乱其所为(fó) C.胶鬲(gé) 往之女家(rǔ) D.管夷吾(yí) 妾妇之道也(qiè)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分辨(biàn) 嗟叹(cuō) 提携(xié) B.挠搔(sāo) 燕脂(yàn) 铜雀(tóng) C.折戟(qǐ) 簪子(zān) 殷勤(yīn) D.未销(xiāo) 谩有(màn) 蓬舟(péng) 4.【咬文嚼字析古诗】“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一句中“嗟”和“谩”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叹息 缓慢 B.盼望 缓慢 C.叹息 徒然 D.盼望 徒然 5.选出对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赏析有误的一项( )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A.首联“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暗示战斗的残酷。 B.颔联“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运用借代的修辞,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厮杀,血流成河的悲壮气氛。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的人员伤亡。 C.颈联中交代乘夜奔袭之状和交战的地点,并描写了战争的苦寒场面。 D.尾联表达出将士们为报答君主的信任和重用,视死如归、坚决杀敌的豪情壮志。抒发全体将士报效朝廷的决心。 6.下面的片段是浩然同学整理的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_____,字子舆。_____时期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_____”,后世常把孔子和他以“_____”并称。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了《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1)请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 (2)画线句有语病,你的修改意见是: 7.将下面的古诗默写完整。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 。 , 。 8.名著阅读。 《昆虫记》是法国作家法布尔耗尽了一生的光阴而创造的奇迹,被誉为“ ”,书中除了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作者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 之情。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杂然相许( ) (2)惩山北之塞( ) (3)何苦而不平( ) (4)寒暑易节( ) (5)河阳之北( )( ) (6)而山不加增( ) (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8)固不可彻( ) (9)虽我之死( ) (10)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二、诗歌鉴赏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渔家傲 宋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请赏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谩”字的妙处。 (2)请你从本诗中挑选一句话,送给即将毕业的好友,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