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598880

初中语文 21《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日期:2025-11-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123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初中,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 cover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诵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 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现象; 3.了解类比论证这一论证方法,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和纳谏技巧。 (二)教学重点 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现象。 (三)教学难点 了解类比论证这一论证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形容忠臣,常常说“文死谏,武死战”,然而在历史上不乏能察纳雅言的明君,更不乏把进谏当成一门艺术的聪明大臣,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这样一个关于明君贤臣的故事。 (二)预习检测 课前布置同学们搜集战国策中有影响力的小故事,课上提问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参考内容: 苏秦以连横说秦(前倨后恭) 冯谖客孟尝君(狡兔三窟、高枕无忧) 赵且伐燕(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邹忌讽齐王纳谏(门庭若市) 唐雎不辱使命 荆轲刺秦王 (三)背景介绍 1.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延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2.齐威王 齐威王(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妫姓,田氏,名因齐。齐威王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齐威王在位时期,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典故:一鸣惊人) 3.邹忌 邹忌,(约前385--前319),一作"驺忌",尊称"驺子",战国时期齐国人。 他曾劝说齐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革新政治,修订法律,选拔人才,奖励贤臣,处罚奸吏,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从此齐国渐强。 (四)整体感知 1.强调字音 昳丽 yì 间进 jiàn 期年 jī 谤讥 bàng jī 2.结合书下注解,试着翻译课文 参考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仪容光艳美丽。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他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与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坐着同他闲聊时,又问他:“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比徐公差远了。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左右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就战胜了别国。 3.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1)一词多义 朝 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