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控制的方式与应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控制的方式与应用。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分析、说学情分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版本及章节 苏教(2019)《技术与设计2》第四单元第一节《控制的方式与应用》,教学内容包括任务一、理解控制的含义,任务二、感知控制的应用。 2. 本课教材地位 承上启下:1.控制单元的入门教学,学习设计控制系统的基础。2.流程与系统的延伸与拓展。3.巩固学科核心素养的保障。 关联:1.与本单元各节关联性高,控制系统工作方式分析,控制环节的设计与改进2.反馈条件的应用。 相对独立:本节为控制单元起始课,与结构、流程、系统几大主题相对独立。 3. 本课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及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案例,理解控制的含义。2.通过案例分析,辨析常见控制类型的特点。3.观察生活中的案例,了解控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核心素养:1.技术意识:知道控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相互关系。了解人类需求 是如何促进技术发展的,理 解技术活动需要运用多种 知识。 2.工程思维:能通过控制系统实例,感知控制系 统和工程现象,了解不同类型控制系统的特点。3.物化能力:能对简单控制进行制作。 课标要求:理 解 控 制、控制系统的含义及在生 产和生活中的 应用,通过案 例分析了解手 动控制、自动 控制、智能控 制的特点。 4.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控制的含义;控制的三要素;控制手段的辨析。 教学难点:控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列举控制应用的例子,并说明自己对它的理解。 二、说学情分析 学习对象:高二年级学生。知识起点:知道控制,有生活阅历。兴趣欲望:好奇心强,有兴趣和欲望。学习动机:不去主动学习。技术意识:意识淡薄。方法能力:能力不够。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直观演示法、案例分析法、技术体验法、师生讨论法 学法:观察法、练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流程:1.创设情境(2分钟)2.技术体验(3分钟)3.控制含义及原因,控制三要素(5分钟)4.控制的分类辨析及案例分析(15分钟)5.感知控制的应用(6分钟)6.动手实践,加深认识(8分钟)7.归纳总结,巩固练习(6分钟)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走进情境:这是陈晨同学设计的一套家庭雨水收集系统。利用收集的雨水浇灌家中阳台的植物,冲洗拖把和冲刷厕所。还可利用收集的雨水进行园艺浇灌、汽车冲洗、路面冲洗等,这体现了控制的思想,把雨水收集起来为我所用,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也体现了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设计意图:情境引入,不仅可以让学生自主的发现学习控制的意义,而且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有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2.技术体验 技术体验--制作盆栽植物自动浇水装置 设计意图:经历制作盆栽自动浇水装置的事件过程,体会控制的含义与意义。 3.控制含义及原因,控制三要素分析 3.1控制含义及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学生进一步体会事物发展与变化的多样性,通过讨论还可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为下面的探究学习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作好铺垫,从而顺利地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 3.2 控制三要素分析 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控制的对象是什么、采取什么控制手段 举例:汽车的转向控制:控制目的:改变行驶方向 控制对象:车轮 控制手段:驾驶员通过转动方向盘带动车轮转向。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及马上加深理解控制的三要素。 4.控制的分类辨析及案例分析 4.1.按照是否有人工干预情形来分类 人工控制:控制的过程是在人的直接干预和 全程干预下进行的。 人工控制的特点: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