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609803

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模块综合测评 (解析版+原卷版)

日期:2025-04-2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27030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苏教版,模块,解析,测评,综合,调节
    模块综合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22·陕西西安中学期末)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液免疫过程中的抗原与抗体结合能发生在①中 B.图中②是血浆,内含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成分 C.图中③与①最主要的区别是③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 D.图中④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又称细胞外液 B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叫内环境,分析图示可知,细胞外液中,指向③的箭头单进单出,故③为淋巴,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它们共同组成了④内环境,B错误;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与抗体的结合能发生在①血浆中,A正确;①血浆和③淋巴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相近,最主要的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正确;④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又称细胞外液,D正确。] 2.(2022·福建厦门期末)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时全身颤抖是因为内环境稳态失调 B.常吃咸菜的人细胞外液渗透压依然能维持相对稳定 C.作为细胞代谢产物的CO2,不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D.疾病的产生都是源于内环境稳态失调 B [寒冷时全身颤抖有利于增加产热,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A错误;由于人体内有调节渗透压的机制,常吃咸菜的人细胞外液渗透压依然能维持相对稳定,B正确;作为细胞代谢产物的CO2,也可以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C错误;疾病的产生不一定都是源于内环境稳态失调,如遗传病,D错误。] 3.(2022·湖北黄冈期末)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C.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D.饮酒过量后呼吸急促,这与脑干的生理功能有关 A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和脊髓组成,A错误;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B正确;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C正确;呼吸中枢在脑干,饮酒过量后呼吸急促,与脑干的生理功能有关,D正确。] 4.(2022·江苏震泽中学月考)夏天喝冰水后,感觉凉爽的时间非常短暂,过后反而会有更明显的燥热出现,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内脏冷觉感受器兴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了产热 B.喝冰水导致骨骼肌不由自主战栗,散热量减少 C.喝冰水引起冷觉感受器兴奋,使皮肤血管舒张 D.乍冷又热的对比令机体产生了错觉 A [喝冰水后,内脏冷觉感受器兴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了产热,A项合理;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会导致产热增加,不能导致散热量减少,B项不合理;喝冰水引起冷觉感受器兴奋,使皮肤血管收缩,C项不合理;该现象中确实使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所以该现象不是机体产生的错觉,D项不合理。] 5.(2021·浙江1月选考)当人的某只脚踩到钉子时,会引起同侧腿屈曲、对侧腿伸展,从而使人既避开损伤性刺激,又不至于跌倒。其中的反射弧示意图如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兴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受抑制。甲~丁是其中的突触,在上述反射过程中,甲~丁突触前膜信号对突触后膜的作用依次为(  ) A.+、-、+、+     B.+、+、+、+ C.-、+、-、+ D.+、-、+、- A [由题图可知,该有害刺激位于题图左侧的脚,题图左侧表现腿屈曲,即与屈肌相连的甲突触表现为兴奋,即为“+”,伸肌表现为抑制,则乙为“-”;题图右侧表现为伸展,则与伸肌相连的丙表现为兴奋,即为“+”,屈肌表现为抑制,但题图中丁并非直接作用于屈肌相连神经元的突触,只有突触丁的后膜兴奋,才可使下一个突触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与屈肌相连的神经元,使屈肌被抑制,故丁表现为“+”。综上所述,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