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13699

甘肃省2023 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卷历史(PDF版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8609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甘肃省,监测,解析,版含,PDF,历史
    2023 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卷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求。 1.A【解析】“革命”应指人类生活的根本性变化。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采集 者变成食物生产者,逐渐走向定居,这一变化具有革命性,A 项正确。其余选项均不符合 题意。 2.B【解析】根据材料“且夫义者,政也”“远而不可不居者,义也”“无礼义,则上下乱” “遇诸侯有礼义,则役希起”可知,诸子都在强调国家治理中需要“义”,因此,B项正确。 此处对“义”的解释不是个人行为的价值准则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A、C两项错误;诸 子并没有谈及“义”能够统一天下,D项错误。 3.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和隋朝两次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均是适应了国家管 理的需要,A 项正确。东汉由地方行政体制二级变为三级,不利于中央集权,B 项错误; 隋朝以州统县,削弱了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C项错误;一般来说,地方层级越少、 行政效率越高,所以东汉地方三级行政体制不利于提高效率,D项错误。 4.C【解析】材料中提到的现象,会造成南宋的“钱荒”,而政府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这就为纸币的推广提供了条件,C 项正确。材料的现象是政府铸钱量下降、铜钱外流、市 场上熔钱铸铜、私铸劣质钱,这些现象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A 项错误;无法据材料得出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B项错误;出现“钱荒”不代表政府的信用破产,D项错误。 5.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晚明时期,社会危机严重,在“西学东渐”的背 景下,徐光启主张利用西方宗教的合理因素,使国家富强,C项正确。“开眼看世界”在鸦 片战争前后,A 项错误;材料与“经世致用”思想无关,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徐光启 主张利用基督教的合理因素,而非推崇宗教信仰自由,D项错误。 6.B【解析】根据材料“南洋的华媒”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海外华人积极利用媒体, 揭露日本侵华事实,反映出当时海外华人民族意识觉醒,B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南洋媒 体广泛揭露日军侵华事实,与国际法是否广泛传播无关,A 项错误;C 项说法错误;材料 与清政府无关,D项错误。 7.D【解析】根据材料“外商趁机提出申请接用租界自来水的居民需编订租界门牌,缴纳 租界巡捕捐”可知,外商利用国民对自来水的需求,企图扩大租界权益,但遭到国人拒绝, 在爱国思想驱使下,中国开办了闸北水电公司,D 项正确。中国自办了水电公司,发展了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A 项错误;材料仅提到了自来水行业,无法体现整个民生事业,B 项 错误;根据材料“大力申请下”,无法看出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项错误。 8.D【解析】材料反映出 1920 年前后,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这反映出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趋势,D 项正确。材料与工人阶级自我意识觉醒无关,A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知识分子对西欧文明的反思,B 项错误;共产党是 1921 年成立的,C 项错误。 9.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期间“中间路线”的破产,民盟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 国民党统治黑暗、丧失民心,政治上坚持一党专制独裁,非法解散民盟,这些做法使中间 高二历史答案 第 1 页(共 3 页) 派原有的政治主张破产,B项正确。这种转变与国民党失去美国支持及军事上败退无关,A、 C两项错误;1946 年内战就已经爆发,D项错误。 10.D【解析】材料强调的是《论十大关系》中政治方面的关系,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毛泽东的这些论述理顺了政治关系,有利于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调动各方面积极参与建设,D项正确。《论十大关系》是我们在吸取 苏联建设教训后进行的独立的社会主义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