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16792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部分学校地理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17492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2-2023,期中,答案,测试题,质量,教学
  • cover
2023年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 八年级地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1-2题。 1. 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饮食习惯,读图并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的特色美酒是青稞酒 B.②地区传统主食是各类面食 C.③地区的传统美食是烤羊肉 D.④地区居民主食为白米饭 2. 图中①和②的分界线是( ) A.我国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聚焦“生物多样性”,主题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Time for Nature)。读“中国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中心分布图”,据此完成3-6题。 3. 图中①生物多样性中心位于( ) A.秦岭 B.长白山 C.南岭 D.横断山 4. 图中②生物多样性中心所在地形区的自然特征是( ) A.雪峰连绵 B.地表崎岖 C.千沟万壑 D.地势平坦 5. 据图判断,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中心数目最多的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6.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气候 D.季节 塞罕坝曾是“飞鸟无栖树,黄沙满天飞”的荒原沙地。新中国成立以后,塞罕坝人创造了绿色奇迹,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生态系统。下图为塞罕坝林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7. “塞罕”在某少数民族语言中是“美丽”的意思,这个少数民族是( ) A.蒙古族 B.回族 C.朝鲜族 D.维吾尔族 8. 塞罕坝曾经“黄沙满天飞”,此现象多发生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 随着塞罕坝林场林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可能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变化是( ) A.河流含沙量增加 B.年均降水量增加 C.日照天数增加 D.沙尘天气增加 读下图,完成10-12题。 10. 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 11. 图中丙表示地区,冬春季节应重点防治的灾害是( ) A.寒潮 B.低温冻害 C.沙尘暴 D.森林火灾 12. 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图示地区应当( ) A.在平原区继续扩大耕地面积,确保商品粮供应基地的地位 B.大力发展渔业 C.在山区以森林的开发为核心 D.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特色传统民居剪纸,读图完成13-15题。 13. 该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区位于我国的( )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14. 该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区的地表特征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草原辽阔,一望无垠 C.地表崎岖,峰林耸立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15. 该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区居民的主食是( ) A.面食 B.米饭 C.糌粑 D.乳肉 北京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图示意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的分布。阅读下面图文,完成16-17题。 16. 根据图中地形分布推断,北京的地势特点为( ) A.东北高,西南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 17. 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北京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有( ) ①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的侵蚀 ②在世界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 ③在历史性建筑中建造酒店、宾馆等,大力发展旅游业 ④修旧如旧,避免维修过程中修缮性的破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据图完成18-19题。 18. 图中阴影地区的主要地形为( ) A.平原 B.丘陵 C.盆地 D.高原 19. 图中阴影地区( ) ①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②多滑坡、泥石流灾害 ③适宜发展旅游业 ④适宜种植小麦、玉米 A.①③ B.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