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18595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106398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历史,高中,制度,28张,课件,创新
  • cover
(课件网) 隋朝及唐前期鼎盛局面的出现,与一些具体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制度都较好地适应了隋及唐初的社会现实,在经济、军事、政治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思考:隋唐时期都有哪些制度变化与创新?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二讲 唐代 唐代政府组织∕40 唐代考试制度∕53 唐代经济制度∕60 唐代兵役制度∕69 唐代制度综述∕74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个最大的转捩中枢。……这也便是唐代之伟大远超过罗马的所在,更是它远超过世界其他一切已往的伟大国家之所在。 大师讲历史 钱穆(1895年—1990年),江苏无锡人,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穆毕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论中央政府之组织:结束了上半段历史上的三公九卿,而开创了下半段的尚书六部制。 论选贤与能:结束了上半段的乡举里选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科举考试制。 论租税制度:结束了上半段的田租、力役、土贡分项征收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单一税收制。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目 录 CONTENT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隋唐时期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官之变: ———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二、中枢之变: ———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 三、赋税之变: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时间坐标 思考: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38—40页,并概括隋唐在选官、中枢机构和赋税等方面有哪些变化与创新?这些制度有何影响?对当代有何启示? 隋唐时期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个时期文明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在整合中创新,在创新之后显示了空前的辐射力。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 ———司马光《资治通鉴》 一、选官之变: 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某一制度之创立,绝不是凭空忽然的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绝不是无端忽然的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之后影,渐渐在变质。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问题1:分别概述一下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历程,并填好下表? 朝代 夏商周 秦国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 选官制度 选官方式 选官标准 世卿世禄制 世袭 血缘 军功爵制 任命 军功 察举制 自下而上 推荐 品行 九品中正制 评定授官 门第 科举制 ? ?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 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那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干扰选拔。 ———《中外历史纲要》第38页历史纵横 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