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21516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2264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版含,Word,试卷,语文,考试,期末
    初三语文期末试题 姓名 班级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27 道小题,总分 120 3 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题号后的指定区域内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本题 7 个小题,共 28 分)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 分)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 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 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 )它是迷茫的、 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炽热的、理想的,它都是最闪亮的日子。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 年华,青春就将褪色。 ” 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 huò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路时,和那 个站在最绚烂的娇阳下, 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 ”谢谢你,再见。 ”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按所给的拼音写出汉字,改正文中的一个错别字。(3 分) 炽热 ;挥 huò ;正确的字是 (2)文中方框处应该填写的标点是 。(1 分) (3)文中括号处应填的词语为( )(填选项)(1 分) A 虽然 B 不管 C 尽管 D 即使 2 下面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2022 年 5 月 4 日凌晨,中国科考队向着珠峰峰顶挺进。科考设备沉重,天气瞬息万变,高海拔造 成缺氧……困难络绎不绝。但是科考队员们胸有成竹,不惧困难,最终在人迹罕至的峰顶圆满完成 了综合科考任务。 A 瞬息万变 B 络绎不绝 C 胸有成竹 D 人迹罕至 3 班级有位同学整理了一组有关“家国情怀 ”的写作素材,其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 面对国家民族的危亡,夏完淳以少年的热血、英勇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悲壮的生命之歌。 B 人总有一死,只要留得一颗赤诚的爱国衷心,永远在史册上闪耀光彩,就死得其所。 C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D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生存和凝聚的动力。 4 下列语法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该句的谓语是“是 ”。 B“岁月如歌”“无言之美”“合作共赢”“曹刿论战”这四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C“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发展科学” 中的两个“科学”词性不同,依次是形容词、名词。 D“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跋涉,一切幻想就都是虚无飘渺的” 。该句是假设关系的复句。 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汗青 ”指代史册,“南冠 ”指代俘虏,“烽烟 ”指代战争,“社稷 ”指代国家。 B 戏剧是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按剧情繁简,戏剧可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郭 开贞的《屈原》是一部多幕剧。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战国策》属于国别体,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是编年体史书。 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短 篇小说三巨匠 ”。 6 古诗词默写与赏析(12 分) (1)古诗词默写填空(8 分) 古诗是一幅幅别具一格的“风光图 ”。岑参奇思妙想,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写下了 ① , 的边塞雪景。秋瑾在《满江红》中这样描绘中秋之景: ②“ ,秋容如拭 ”。 古诗也是一首首悠扬传情的“有声曲 ”。苏轼出游遇雨,在《定风波》中展示出“莫听穿林打 叶声,③ ”的洒脱气度。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 中以笛声触发乡愁的诗 句是④“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古诗还是一 曲曲气冲斗牛的 “ 正气歌 ” 。文天祥精忠报国,在《过零丁洋》 中发出了⑤ “ ? ”的铮铮誓言。辛弃疾心系国事,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