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25218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2节熔化与凝固第1课时熔化与熔点 教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174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熔化,科版,九年级,物理,2节,凝固
  • cover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第1课时熔化与熔点 教学目标 1.了解熔化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3.了解熔化曲线的物理含义,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化的优点。 4.通过对比,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2.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像表示出来。 课时导学 指导预习 阅读教材第9~13页相关内容,完成《课时夺冠》学生用书“知识梳理”部分。各小组内部讨论,提出预习疑问。 交流展示 1.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知识梳理”中练习的答案,教师评价订正。 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 拓展探究 探究一:熔化 取适量的碎冰和石蜡放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插入正在加热的热水中,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温度变化,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 (1)冰和石蜡在由固态变成液态时温度变化有什么不同?根据这些不同能否将物质进行分类? 答: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可以将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2)冰和石蜡在由固态变成液态时需要哪些相同的条件?若冰和石蜡在刚开始熔化后,停止给它们加热,此时会出现什么现象?由此现象,你能分析出物体由固态变成液态时遵循怎样的规律呢? 答:需要加热;不再熔化;物体在熔化时,要持续加热. (3)在方格纸上画一根横轴表示时间,画一根纵轴表示温度,标出各个时刻所记的物质的温度(坐标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得到熔化图像。分析冰和石蜡的熔化图像有什么不同? 答:冰的熔化图像有一横向平线,石蜡的熔化图像没有。 探究二:熔点 学生查看晶体熔点表,讨论并回答如下问题: (1)海波的熔点为48 ℃,当温度为48 ℃,海波的状态可能有哪些? (2)能否用铝锅来熔化铁? [交流与合作] (1)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列表加以对比。 固体分类 举例 熔化过程 是否吸热 温度变化情况 有无熔点 晶体 非晶体 (2)晶体熔化的条件有哪些? (3)你的实验结果如有偏差,你能分析出其中的原因吗?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课后练习 1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