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32998

7-03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培优提升测试(学生版+教师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

日期:2024-06-2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10560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师,讲义,同步,化学,上册,九年级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培优提升)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共40分) 1.(本题2分) 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天然气 B.石油 C.氢气 D.煤 【答案】C 【详解】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属于传统能源,氢气属于新能源。 故选C。 2.(本题2分)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蒸馏 B.升华 C.爆炸 D.燃烧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答案】D 【详解】 A、蒸馏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爆炸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锅炉爆炸就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故选:D。 3.(本题2分)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D.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 【答案】B 【详解】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故A正确。 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周围环境的稳定使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B错误。 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故C正确。 D.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故D正确。 4.(本题2分) 下列不属于物质燃烧条件的是 A.块状固体要粉碎 B.与氧气接触 C.温度达到着火点 D.物质具有可燃性 【答案】A 【详解】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块状固体要粉碎不是燃烧的条件; 故选A。 5.(本题2分)我国很多森林火灾都是人为火源引起的.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发生,应在林区入口处张贴以下标志中的 A. B. C. D. 【答案】A 【详解】 为防止森林火灾发生,进入林区人员应禁止携带火种,故选A。 6.(本题2分)下列气体和空气混合后点燃,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一氧化碳 B.氢气 C.甲烷 D.氮气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答案】D 【详解】 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混合后点燃都可能发生爆炸,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均具有可燃性,和空气混合后点燃均易发生爆炸,而氮气不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遇火不发生燃烧,更不会发生爆炸,故选D。 7.(本题2分)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其主要原因是 A.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 B.氢气燃烧条件难以满足 C.制备氢气原料极其匮乏 D.氢气燃烧过程难以控制 【答案】A 【详解】 A、制取成本高且不易贮存是氢气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故正确; B、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的气体,燃烧条件很容易满足,故错误; C、目前水资源受污染状况可控,大量的海水淡化后可用,故错误; D、氢气燃烧可以通过阀门来控制,故错误。故选A。 8.(本题2分)深海海底大量存在的天然气积冰丘(即甲烷水合物)是水和天然气在海底高压和低温环境下形成的固体.下面有关甲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B.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由植物残体分解生成的 C.采煤矿井常有无色、无味的甲烷气体逸出,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D.实验室收集甲烷气体可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答案】D 【详解】 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选项正确; B、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由植物残体分解生成的,选项正确; C、采煤矿井常有无色、无味的甲烷气体逸出,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防止发生爆炸,选项正确; D、因为甲烷极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应采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