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34795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45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22175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4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异齿龙 三角龙 鸭嘴龙 翼龙 原角龙 梁龙 剑龙 板龙 霸王龙 戟龙 小角龙 如今统治地球的是人类,人类的历史也不过几百万年。在人类出现之前,曾有一种爬行动物统治过地球,这种爬行动物是什么呢? 然而在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六千万年的恐龙突然消失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一个谜。如今在不同的地区发现了恐龙化石,这意味着什么呢?恐龙灭绝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对此,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分别做出了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篇短文。 导入 恐龙无处不在 阿西莫夫 阿西莫夫(1920 —1992) 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说家。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奖。出生在苏联彼得罗维奇小镇,3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纽约。自小喜欢读科幻小说,18岁那年,就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人》,在1941年的《理智》第一次提出了著名“机器人三原则”,1942年开始创作《基地三部曲》(1966年获雨果奖),1972年科幻小说《神仙们自由》获当年雨果奖和星云奖。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已300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泰斗。 作者介绍 骨骼(gé) 漂移 (piāo) 地壳(qiào) 深渊(yuān) 驮着(tuó) 岛屿链(yǔ liàn) 两栖(qī) 铱(yī) 潮汐(xī) 硅(guī) 追溯(sù) 褶皱(zhě zhòu) 劫难(jié) 鸟臀目(tún)蟾蜍(chán chú) 衍射(y n) 携带(xié) 长期以来,人们试图解释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起源,曾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现在,地质学家们普遍认为,在2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这块超级古大陆一分为二,继而又四分五裂,相继形成了北美洲和亚欧大陆、南极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新西兰和印度次大陆。这就是在地质学上曾引起一场深刻革命的大陆漂移学说。1986年,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的恐龙化石,就为这一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背景介绍 1、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的思维方法。 2、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教学目标 时间代表效率,时间就是生命!请同学们珍惜时间! 1、认真阅读文章,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有” ?文章得出了怎样的推论? (2)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找出作者思考问题的轨迹(理清文章思路)。 (3)这篇短文内容涉及到哪些学科?说明了什么道理? 2、思考后把答案写下来,完成后举手示意。 3、组长组织组员移位合作学习本课的内容,讲解知识点及解题方法,并准备上台展示。 4、随机挑选小组展示今天的收获,要求讲解本课的知识点,并总结答题技巧。 5、展示后完成教师当堂布置的练习题。 导学卡 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有” ? 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 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由“恐龙无处不有”这一论断,文章得出了怎样的推论?(请用简单语言论述推论过程)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恐龙无处不有 恐龙不会迁移 大陆漂移 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 (具体说明) 板块构造学说成立 (总结) 推论过程 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移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个板块下面俯冲。 2.根据作者的假说,你来说说恐龙化石为什么会出现在南极大陆 ?(提示:阅读第8-12段,假说推论部分的顺序是什么?) “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中,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