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36265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部分学校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1127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州市,部分,学校
  • cover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部分学校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1. 汉初建都时,多数大臣建议定都洛阳,但娄敬和张良却认为“都关中,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最终刘邦决定“都关中”。西汉定都关中旨在(  ) A. 防范诸侯的分裂割据 B. 依托有利地形发展经济 C. 维持统驭全国的优势 D. 加强对关中地区的控制 2.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经历了夏商两代的邦联式统一、周代的分封制统一和秦汉以后的中央集权制统一三个阶段、三种模式。此学者的划分标准是(  ) A.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 社会性质的变迁 C. 君主专制是否确立 D. 官僚政治的瓦解 3. 如图1、图2为南北朝时期的文物图片,由此可知(  ) A. 北魏汉化改革彻底 B. 华夏认同观进一步发展 C. 胡服更具有实用性 D. 民族交融助推服饰变迁 4. 元朝时,作为坊间文化的元曲常常在人物台词中尽显批判锋芒,痛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这反映出元曲(  ) A. 风格上借鉴了古典浪漫主义 B. 创作上扎根于市井社会现实 C. 题材上多为矫正时弊的主张 D. 语言上受到科举文章的影响 5. 从大量记载中可以看到,唐代皇帝和中央对各地各部i门的各项行政过程、行政结果实施追踪式的连续控制。许多在汉代无须也不可能由皇帝过问的事情,现在都要奏报呈送。经过三省和政事堂的审理,取得皇帝的旨意之后,再以诏令的方式下达指令。这反映出唐朝(  ) A. 行政制度的日益完备 B. 皇权与相权矛盾缓和 C. 皇权不受制度的限制 D. 专制集权体制的强化 6. 18世纪50年代,清朝版图奠定。朝廷在漫长的内陆边境地区,屯驻大量军队,广泛设立军事哨所,把守山川隘口和交通要道,形成边防网络。政府每年还派遣官兵巡察边界,形成巡边制度。在东南海疆,也形成了水师巡防和陆军屯守相结合的防御体系。这表明清朝(  ) A. 形成了保卫边疆的机制 B. 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C. 奠定了收复台湾的基础 D. 完成了国家领土的勘测 7.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侨民在居留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只由其本国在居留国的领事或法庭依照其本国法律审理,而居留国却不能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这一规定(  ) A. 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企图 B.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C. 抹杀了列强发动战争的本质 D. 使中国完全失去了外交自由 8. 明朝自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南北卷制度(  ) A. 凸显了维护政治稳定意图 B. 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平性 C. 革除了八股取士的局限性 D. 满足了政府对人才的需求 9. 《新青年》在1915-1918年总篇数共1274篇,其中“社会主义”一词一共有20篇文章使用,使用了34次,平均每篇使用1.8次;而从1919-1922年,总篇数1026篇,其中使用篇数达145篇,使用次数1292次,平均每篇使用7.75次。这种变化反映了(  ) A. 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 民众普遍拥护国民革命运动 C. 中国政府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 10. 1978年,极具世界影响力的新闻周刊--美國《时代》周刊把邓小平评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并用大量篇幅介绍邓小平,其文章标题是《中国的梦想家》,文章写道:一位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是指(  ) A. 平反了冤假错案 B. 提出了“一国两制” C. 开始了改革开放 D.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1. 1936年成立的上海民营的天利氮气制品公司,年产液体氮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