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37741

教科版(2017秋) 四年级上册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课件+素材(29张PPT)

日期:2024-06-0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28次 大小:659370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科,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29张,素材,课件,上册
    (课件网) 1.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科学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 感觉世界 观 看 视 频 科学聚焦 耳朵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 科学聚焦 这首好听的歌曲,我们是用什么器官听到声音的呢? 耳朵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 科学探索 探索一:观察耳朵的结构图 收集声音 人的外耳就像是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放大声音信号 鼓膜是一个半透明的薄膜,很薄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也能产生振动 把声音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 属于神经系统,不属于内耳 前庭,可以使人保持平衡,是平衡器官。 探索二:探究耳郭的作用 科学探索 实验步骤 (1)把一张A4纸卷成圆锥状,用双面胶 带黏住,做成一个“喇叭”。 (2)在一定的距离,用耳朵朝向一个细微 的声音,仔细感受声音的大小。 (3)把"喇叭”小的一端紧靠耳朵,大的一端朝向个细微的声音,仔细感受声音的大小。 (4)重复以上步骤多次实验仔细感受声音的变化。 实验记录 科学探索 裸耳 用纸喇叭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声音微小 声音微小 声音微小 声音变更清楚了 声音变更清楚了 声音变更清楚了 实验分析与结论 科学探索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用裸耳能听到微小的声音;用自制纸喇叭听声音的时候, 听的更清楚了。 用纸喇叭听声音时,收集声波的范围更大,因此听得就更清楚。由此推断,我们的耳郭主要起到收集声波的作用,它能增强我们的听力。 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探索三:模拟鼓膜振动实验 科学探索 实验材料 气球皮、塑料杯、橡皮筋、音叉、小锤、碱面等。 探索三:模拟鼓膜振动实验 科学探索 实验步骤 (1)把气球皮放在杯口上面绷紧,用橡皮筋固定(气球皮模拟鼓膜)。 (2)在“鼓膜"上面放少量的碱面。 (3)用音叉等能发声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和远近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鼓膜”是怎样振动的,上面的碱面是如何变化的。 (4)重复以上的步骤多次实验,仔细观察“鼓膜”的振动。 模拟鼓膜的振动 观 看 视 频 科学探索 实验记录 科学探索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鼓膜”的振动情况 猜测 实际 声音距“鼓膜”的远近不变 “鼓膜”上方制造的声音强 “鼓膜”上方制造的声音强 声音的强弱不变 制造的声音距离“鼓膜”较近 制造的声音距离“鼓膜”较远 振动明显 振动不明显 振动明显 振动不明显 振动明显 振动不明显 振动明显 振动不明显 实验分析与结论 科学探索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用小锤敲击音叉,把音叉靠近塑料杯口的气球皮时,会看到气球皮上的碱面跳起来。音叉距离气球皮的远近和敲击音叉力量的大小都会影响到碱面跳动的高度。 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物体发声产生的振动传播到“鼓膜”时,会使“鼓膜”产生振动,当声音的大小和远近不同时,“鼓膜”的振动幅度也不同,从而推测出人耳鼓膜的振动状态。 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可以证明鼓膜会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声音的远近和强弱等条件不同,引起鼓膜的振动也不同。 科学探索 研讨一: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识? 收集声音 人的外耳就像是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放大声音信号 鼓膜是一个半透明的薄膜,很薄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也能产生振动 把声音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 属于神经系统,不属于内耳 前庭,可以使人保持平衡,是平衡器官。 科学探索 研讨一: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识? (1)耳郭能收集声音。 (2)鼓膜是分隔外耳和中耳的一层膜,鼓膜能将声音转化为振动。 (3)听小骨能把鼓膜的振动传给内耳,传导过程还像放大器一样, 把声音信号放大十倍,所以即使很轻微的声音人们也能听到。 (4)耳蜗可以把声波的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 科学探索 研讨一:你认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