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4276

【独家原创】2014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解析卷)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12803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独家,原创,2014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
    江苏省淮安市2014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考点】 空气的成分. 【分析】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详解】 A.氮气约占78%,故选项错误; B.氧气约占21%,故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约占0.03%,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约占0.94%,故选项错误.故选择B.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记住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含量是解答本题关健.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糯米酿酒 B.水果榨汁 C.玻璃破碎 D.冰雪融化 【考点】 物质的变化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 A.糯米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水果榨汁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玻璃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择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1-c-n-j-y 3.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Zn B.Ag C.Mg D.Cu【版权所有:21教育】 【考点】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分析】 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加以分析. 【详解】 根据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选项中给出的金属Mg的活动性最强,其次是锌、铜、银,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要求同学们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 4.下列物质少量分散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硫酸铜 C.浓硫酸 D.大豆油 【考点】 溶液及溶液的分类. 【分析】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详解】 A.蔗糖易溶于水,放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外界条件不变,不分层,各部分性质相同形成的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故正确; B.硫酸铜溶于水,外界条件不变,不分层,各部分性质相同形成的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故正确; C.浓硫酸易溶于水,放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外界条件不变,不分层,各部分性质相同形成的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故正确; D.大豆油不溶于水,放到水中形成的是一种以小液滴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混合物,静置后可分层,形成的是不均一、不稳定是乳浊液而不是溶液;故错误;由于题目要求选出不能形成溶液的是,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要掌握要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6.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食用蔬菜可补充维生素 B.用聚乙烯薄膜包装食品 C.用霉变的饲料喂养家畜 D.禁用化工原料给馒头染色 【考点】 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