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52916

2023年九年级初升高暑假诗词鉴赏专练:诗歌的情感体验(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1299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年,诗歌,解析,体验,情感,九年级
  • cover
2023年九年级初升高暑假诗词鉴赏专练:诗歌的情感体验 (共16题) 一、复合题(共16题) 古诗阅读 探春 黄庶 雪里犹能醉落梅,好营杯具①待春来。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注释】①杯具:饮酒的用具。 (1) 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题中的“探”含有追求之意,与第二句“待”相互照应。 B.诗歌首句描与落梅映雪的早春景象,“醉”字流露出诗人盎然的雅趣。 C.诗歌第三句运用了比喻修辞,与诗句“二月春风似剪刀”异曲同工。 D.“万叶千花”写出了诗人眼前亲见百花斗妍的春天气象。 E.全诗洋溢着欢畅、惊喜的情绪,表达了诗人的闲情逸致。 (2) 朗读卟,重读表示强调。诗歌最后一句有些字需要重读,请任选一个,简要说明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两首诗都写到愁情:《送友人》写送别友人的愁情,《黄鹤楼》写的 愁情。 (2) 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万里”“千载”都有悠远之意。 B.“故人”“昔人”都指曾经的老朋友。 C.“青山”“晴川”都写了山色秀美之景。 D.“浮云”“白云”都暗示诗人漂泊的身世。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两小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①风日清,檐牙②燕雀已生成③。 蝶衣晒粉④花枝舞,蛛同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⑤虚枕⑥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⑦过此生。 【注】①村墟:村镇。②檐牙:指屋檐间伸出的互相勾连的部分,形状像牙齿,故称檐牙,这里指屋檐下。③已生成:指燕雀栖息于此,孵化出了幼雏。④蝶衣晒粉:蝴蝶晾晒翅膀。⑤嘈嘈:杂乱的声音。⑥虚枕:夏日乘凉用的竹制的中空的枕头。⑦渔:打渔的老翁。樵:樵夫,砍柴的老翁。 (1) 诗歌前两联描写燕雀、蝴蝶、蜘蛛的活动有何作用?请简要作答。 答: (2) 下面哪一个选项的诗句所蕴含的感情与本诗的感情最相近?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D.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答: 阅读杜甫的《石壕吏》一诗,回答后面问题。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 下面关于这首词的赏析,请选出有误的一项 A.这是一首抒情诗,全诗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B.诗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渲染出了差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C.老妪是诗中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主动从军。这种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让人赞赏。 D.全诗最后一节写出了老妇人被抓走后,一家人的凄苦情状,表达出诗人沉重的心情。 (2) 杜甫忧国忧民,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三小题。 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