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61742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50072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3课,东汉,兴衰,课件,2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汉武帝的措施 影响 政治 方面 思想 方面 经济 方面 军事 方面 1.颁布“推恩令” 2.设立刺史制度 1、削弱了诸侯的势力; 2、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正统、兴办太学) 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统一铸五铢钱;盐铁官营;平抑物价。 改善国家财政状况,为汉武帝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卫青、霍去病大战匈奴 (漠北战役) 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消除边患,扩展疆域 结果: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实现了军事上的大一统 东 汉 的 兴 衰 第十三课 壹 光武中兴 一、光武中兴———背景 父亲去世后,小刘秀按月领取西汉宗室拨款。可是在公元9年,发放拨款的官员却对他说:“你走吧!皇帝都不姓刘了!以后啊,再也不会给你钱了。” 公元9年,发生了什么? 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公元9年 皇帝的母族、妻族被称为外戚。王莽是西汉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 王莽新朝 一、光武中兴 1.背景 西汉后期朝政腐败,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王莽施政期间,社会动荡加剧,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光武帝刘秀 一、光武中兴 2.东汉的建立 刘秀(东汉光武帝) 公元25年 洛阳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3、措施: 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②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 ③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④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⑤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解民族矛盾 经济: 政治: 民族关系: 柔术治国 一、光武中兴 时间 全国户籍人口 西汉末 6000万 东汉初 1000多万 57年(光武帝去世) 2100多万 105年 5300多万 论从史出 影响: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一、光武中兴 公元前202年 公元9年 西汉 新 公元23年 公元25年 东汉 文景之治 汉武盛世 光武中兴 想一想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1、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2、统治者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3、统治者励精图治。 贰 外戚宦官 交替专权 皇帝 即位年 卒年 章帝 19岁 33岁 和帝 10岁 27岁 殇帝 1岁 2岁 安帝 13岁 32岁 顺帝 11岁 30岁 冲帝 2岁 3岁 质帝 8岁 9岁 桓帝 15岁 36岁 灵帝 12岁 34岁 少帝 14岁 18岁 献帝 9岁 54岁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原因: 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 2 3 4 5 6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影响: (1)导致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皇帝早逝 幼主即位 外戚专权 皇帝长大 诛杀外戚 宦官得宠 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示意图 依靠宦官 夺回君权 把持朝政 叁 黄巾起义 三、黄巾起义 1.背景: 2.领导人: 3.时间: 4.口号: 5.特点: 7.影响: 6.结果: 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自然灾害频繁。 创立太平道的张角 184年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宗教形式) 历时9个月被镇压下去,失败。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州牧割据 东汉的兴衰 光武中兴 背景: 东汉建立: 治理措施: 影响: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史称 25年、刘秀、洛阳 西汉末朝政腐败,外戚王莽建立新朝,新朝被农民起义推翻 原因: 影响: 东汉中期,继位皇帝大多年幼,大权由皇帝母亲太后主持。 政治腐朽,社会混乱;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走向衰亡。 黄巾起义 背景: 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