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67786

九上选读名著《世说新语》中考真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2920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选读,名著,世说新语,中考,真题,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真题 2004年大连市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师,学习。 1.1.“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 )(只写序号)。(2分) 1.2.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D.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1.3.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2分) 译句: 1.4.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回答。[如两题都答,按第①题计分](2分) ①“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 ②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案】 1.1.(2分)③ 1.2.(2分)D 1.3.(2分)对于贫弱的人,用仁义抚尉他们(用仁义安抚贫弱的人) 1.4.(2分)①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 ②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有效法家君 2004恩施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出行守时,交往守礼,乃基本的做人之道,但有时也会有相反的情况发生。请读下面这则故事。 陈太丘与友期 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言;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初中语文第五册第29课) 17.这则故事写了陈太丘、友人和陈元方三个人的活动,重点写的是哪两个人的活动?这两个人各有什么特点? 18.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下述一些内容。 答: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发展: 故事的高潮: 故事的结局: 19.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分别指出于下: 对:① ② 错: 20.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答案】 文言文阅读(10分) 17.(3分)陈元方、友人;陈元方:不卑不亢、倔强任性;友人:误时无礼、错而能改。 18.(2分)起因:陈太丘与友期行;发展:友人日中不至乃去;高潮:元方据理驳斥友人;结局:友人惭而致歉。 19.(3分)对:①耐心说明;②据理反驳;错:入门不顾。 20.(2分)略 05厦门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7—21题(16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17.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2分) ①尊君在不?( ) ②诺,期返而食。(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