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71529

山西省浑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10112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西省,浑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
  • cover
大同市浑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表为黄帝到春秋战国时期部落和语言方言的变化情况,部落和语言方言的变化反映了( ) 时代 部落 语言方言 黄帝 万国 万语 夏代 诸侯三千 地域性方言 西周 诸侯八百 若干方言区域形成 春秋战国 列国几十 秦代“书同文” A.国家统一趋势加强 B.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发展 C.铁犁牛耕的使用 D.贵族等级体系瓦解 2、明堂起源于西周,是对朝堂及太庙的美称。汉武帝曾复原明堂,此后长期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在平城“起明堂”,仿汉制修建明堂,并亲赴祭祖。据此可知,北魏孝文帝此举意在( ) A.为迁都洛阳奠定基础 B.彰显北魏政权的合法性 C.借鉴西周的统治经验 D.缓和阶级与民族的矛盾 3、明清时期,李时珍十年中多次远行,踏遍青山尝百草;徐霞客头戴“远游冠”,手拄铁杖,游遍“九州五岳,问奇名山大川”;顾炎武遍游华北,写下《天下郡国利病书》。这些学术考察旅游活动( ) A.深受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 B.反映市民阶层的需求 C.旨在总结古代科技的成果 D.体现文人的闲情逸致 4、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从金田起义至定都天京进军示意图(局部),由此推知,当时的清政府( ) A.存在严重内忧外患 B.财政面临严重困难 C.统治迅速土崩瓦解 D.已经丧失革新能力 5、下列两幅中玉米形态表现不同,据此可推知( ) A.较早记录均不可信 B.绘画作品没有史料价值 C.历史记录莫衷一是 D.绘画意图影响内容呈现 6、汉朝以后,凡是涉及买卖、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和收养、雇佣、立嗣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约。这说明( ) A.经济交往缺失基本诚信 B.契约关系影响社会生活 C.社会秩序得到根本保障 D.对外贸易受到严格控制 7、淮阴伴随大运河的发展而兴盛,为明清之际“四大都市”之一;1872年,漕粮改由轮船海运,河运地位一落千丈;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中转站地位丧失……淮阴作为“市”的经济功能日渐衰微。这表明( ) A.铁路建设阻碍城市发展 B.城市发展只能依靠运河 C.交通变革影响城市发展 D.城市经济功能彻底丧失 8、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假若任何出生低级的人,因贪欲而以高级的职业为生,则国王剥夺其财产后,应立即放逐之。”此规定( ) A.保障了最底层民众的权力 B.符合社会各阶层利益需要 C.有助于维护贵族统治秩序 D.与佛教众生平等观念一致 9、丝绸之路不仅向西方输出中原丰富的物产,更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贡献,它使纸制品、印刷术、茶业和瓷器等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得以传播。这表明( ) A.古代科技世界领先 B.商业贸易促进文化传播 C.周边国家经济落后 D.中西文化内容日益趋同 10、如表为考古发现的中国早期人类遗存(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 文化遗址 发现遗存(部分)时间 湖南玉蟾岩遗址 人工栽培稻种 距今约14000—18000万年 浙江上山遗址 镰形石器、石刀、石磨盘 距今约8600—11400年 河北磁山遗址 地窖式粮仓、家猪骨 距今约7600—8000年 A.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B.南方农业生产发达 C.先民已成为食物生产者 D.石器打制技术成熟 11、清朝前期,福建出现了许多专做烟草贸易的烟铺和牙行,他们到烟草产地收购烟叶,经过加工、包装再进行贩卖,时人惊叹“卖烟之家倍多米铺”。这说明当时( ) A.烟草生产改变了当地的劳作方式 B.物种交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C.经济作物拓展了土地的利用空间 D.商业革命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 12、中美关系改善后,各国政要纷纷访华,而中国却鲜少回访,留下诸多外交“欠债”。1978年1月,邓小平出访尼泊尔、缅甸等邻国,此后中国领导人大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