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81003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2505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一,期末
  • cover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性特征,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各文明(  ) ①地理环境不同 ②生产方式存在差异 ③历史条件不同 ④出现阶级间的对抗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 有学者指出,古代苏美尔人的文字不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发明物,而是伴随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该学者意在说明,古代苏美尔人的文字(  ) A. 促进埃及文化繁荣 B. 是经营管理的工具 C. 以象形文字为主体 D. 是世界最古老文字 3. 居住在中亚地区的雅利安人的一支迁移至印度河流域后逐渐征服了这一地区,并自称为“雅利安瓦尔那”(雅利安含有“高贵”的意思,瓦尔那含有“品质”的意思),同时将所统治区域的人分为四个瓦尔那,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雅利安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 保护新生贵族的利益 B. 消除等级差别 C. 使印度河流域希腊化 D. 抵制佛教影响 4. 如图图2与图1在雕塑技法上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二者都采用正面律,即人物头部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以正面表现,腰部以下以正侧面表现)。这可以用来说明(  ) A. 古代埃及重视人的自由发展 B. 大河流域文明具有一致性 C. 古代希腊开始进入文明时期 D.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 5. 据相关史料记载,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有关的一切都变得时尚起来。人们渴望变成罗马人,让自己看起来更像罗马人。对于西部行省的精英来说,他们有强烈的动机来进行“自我罗马化”。该史料能够证明(  ) A. 古罗马文明相对保守 B.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C. 古罗马帝国比较繁荣 D. 罗马帝国通过武力扩张形成 6. 八世纪中叶至十一世纪末阿拉伯语是国际性语言。当时凡是欧洲人要受高等教育,必须学习阿拉伯文。哥白尼在其所著的《天体运行论》一书中,多处引证了著名的阿拉伯天文学家白塔尼的观测数据。在欧洲语言中,一些星座名和星名来源于阿拉伯语。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 A. 是欧洲文明的重要源头 B. 融合了东西方文明成果 C. 是当时世界最先进文化 D. 推动了欧洲的文化进步 7. 公元646年,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废除皇室、豪族的私地私民,大夫以上者食封(享用被册封地区的租赋收入),以下的官员、百姓赐以布帛。其次,划分中央、地方行政区划和组织,官吏由国家任免。这说明,此时的日本(  ) A. 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B. 废除了庄园制度 C. 封建等级制度消失 D. 建立了幕府统治 8. 如图是古代非洲各古国古迹和铁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图。从中可以看出(  ) ①多处文明沿海或沿河分布 ②多靠近非洲大陆边缘 ③各文明古国环印度洋贸易发达 ④部分地区受外来文明影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②③④ 9. 古代美洲的印加政府曾使新的被征服的封臣们摆脱野蛮状态的天然弊病,给他们以人身保护,并让他们享有他们的征服者所享有的一切特权。随着时间的进展,被征服者与征服者联系在一起而抛开了他们原有的特点。可见,印加政府这样做(  ) A. 体现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 B. 消除了社会阶级矛盾 C. 有利于国家治理的稳定性 D. 提高了地方行政水平 10. 汤普逊在《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一书中指出,这种制度是“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或住持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执行司法、征收赋税的制度。在这样的一个政体里,政府的实质是分裂的”。汤普逊意在强调,该制度(  ) A. 极大促进了中世纪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B. 适应了中世纪欧洲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C. 导致了中世纪欧洲基本农业经济组织瓦解 D. 是中世纪欧洲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1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