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94185

【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第2课时 在社会中成长 单元整体分析+课时教案+课件+同步练习

日期:2024-06-11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210781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整体,成长,同步,课件,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大单元教学设计 1、单元主题 走进社会生活 2、单元内容 在七年级教材阐述家庭和学校空间的基础上,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本场域,以社会生活、社会规则、贵任奉献和家国情怀为主题,设计四个单元共计10课内容。 基于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时代发展背景,第一单元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题,设计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网络生活新空间”两课,意在引导学生认识自已所处的时代,明确自身应肩负的使命,努力成长为负责任的公民。 第一单元引导学生基于自已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将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引导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以积极人世的态度参与社会事务、实现人生价值。同时,互联网开创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新空间,初中学生也是网络社会的公民。本单元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网络怎样从日常生活、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改变了人类社会。网络在丰富日常生活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问题, 如不良信息诱惑、沉迷网络、网络安全等,由此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做守法、理性、负责的信息化时代的公民。 3、单元学情 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作为学生应当积极关心社会发展和变化,通过多种途径了解重大时事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这既是爱国的表现,也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学生却认为关心社会是成年人的事,与自己无关,还有的学生认为关心社会会影响学习。因此本单元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引导学生主动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发展,积极融入社会,投身于社会实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吸引都是强烈的。中学生作为网络交往的主体,既参与构建网络文化,同时也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其中,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网下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区别,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受不良信息的影响,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很容易受到侵害,甚至因此违德违纪违法。 可见,一方面,由于网络环境不是十分干净,学生缺乏自制力,容易迷失自己;另一方面,一些处于各种情感萌发状态的学生,一旦上网,很容易陷阱去不能自拔。因此,针对学生的成长问题,本册教材设置了这一课。 4.单元目标 1.政治认同: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网络的规则,合理利用网络,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道德修养:养成亲社会的行为习惯,做社会的好公民;养成网络素养,遵守网络公德,养成文明上网、合理用网的意识。 3.法治观念:在参与社会活动中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的理念,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知道网络的利与弊,遵守网络规则,合理合法用网络,做网络的主人。 4.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会在社会交往和实践中锻炼自己,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做准备;理解网络的价值与作用,善用网络带来的正向价值,合理利用网络促进自我和社会的发展。 5.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辨析媒体中的不良信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有序参与网络生活,遵守网络秩序,承担网络主人的责任。 5.达成评价 1.课堂评价:学生在探究合作、交流展示的过程中说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阐述网络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并知道积极参与社会,合理利用网络。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观察、提问、交流、记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2.作业评价:完成《同步练习》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