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04141

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5-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3007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纲要,2课,诸侯,纷争,变法,运动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后篇巩固提升 合格考达标练 1.《春秋》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  ) A.秦灭六国 B.周平王东迁 C.齐桓公成为霸主 D.三家分晋 答案B 解析周幽王被犬戎杀害后,周平王即位。周平王见都城镐京残破,因此东迁洛邑,此后的周王朝称为东周,包括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因此春秋始于周平王东迁,故选B项。 2.(2021·河南焦作期中)1988年,在太原市南郊区金胜村发现了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赵氏墓。赵卿墓出土了成列的七鼎,显然墓主人享用了诸侯之礼。这一发现可以佐证春秋晚期(  ) A.礼崩乐坏 B.分裂割据 C.诸侯争霸 D.王室衰微 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晋国赵卿墓葬享用了诸侯之礼,说明他没有遵从周礼,体现了礼崩乐坏,故选A项。题干没有强调地方分裂割据、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周王室的权力式微,故B、C、D三项均可排除。 3.(2021·北京朝阳月考)三代早期,华夏各部族的始祖神话大相径庭;春秋以降,“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说成为主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变法运动的推动 B.宗法观念的增强 C.民族交融的加强 D.百家争鸣的推动 答案C 解析春秋以降,“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说成为主流,说明由于民族交融的加强,民族认同观念日益增强,故选C项;题干中的现象与变法运动、宗法观念、百家争鸣无直接关系,排除A、B、D三项。 4.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括和当时很多人一样,经常瞅准时机购买田宅。这种贵族官僚也参与土地自由买卖的现象反映了(  ) A.春秋战国的纷争 B.土地私有制形成 C.宗法制正式确立 D.武将地位的下降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战国时期“经常瞅准时机购买田宅”“贵族官僚也参与土地自由买卖”,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项正确;材料中只体现了土地买卖现象,没有体现纷争,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与宗法制相关的血缘关系,C项错误;材料只说赵国大将赵括经常购买田宅的问题,没有涉及武将的地位,D项错误。 5.“孝公用商君……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务本”主要是指(  ) A.建立县制 B.什伍连坐 C.奖励耕织 D.焚烧诗书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知其“倾邻国”“雄诸侯”的主要原因是“务本”,即对农业的重视,故C项符合题意。 6.“神农无制令而民从”这句话出自《淮南子》,从治国思想看,与这句话的主旨最为接近的是(  )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神农无制令而民从”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故C项正确。 7.(2021·云南玉溪期中)《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学派分别是(  ) A.儒家和墨家 B.儒家和道家 C.道家和墨家 D.儒家和法家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儒家倡导“民本思想”,法家倡导专制,故选D项;墨家提倡兼爱、非攻等,排除A项;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排除B、C两项。 8.战国时,韩非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由此可知,他主张(  ) A.建立君主专制 B.要依法治国 C.由圣人掌握国家权力 D.以德治民,取信于民 答案A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体现了法家建立君主专制的政治主张,故选A项。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劝秦开凿水渠)……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郑国曰:“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秦王嬴政)乃使卒为之。 ———《资治通鉴》 材料二 修堤梁,通沟浍(水沟),行水潦,安水臧,以时决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