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0723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测量教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191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测量
  • cover
课 题 教室有多长(自选长度单位的测量) 教学目标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 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用实物测量,体会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 难点: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 教学准备 PPT、书、铅笔、尺子、橡皮。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情境引入 说一说。 师:我们班有多少人?我们的教室有几扇门? 揭示课题: 师: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呢?(板书) 哪里是教室的长?(请生演示) 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小组讨论:我们能用哪些方法来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活动一:量一量 组内商量选择的方法 尝试用字的方法进行测量 汇报结果:教室有( )本数学书长;教室有( )把尺子长。 交流测量结果:刚才同学们汇报了各自的测量结果,你们对刚才测量的结果有什么疑问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小结:虽然我们测量的都是教室的长度,但使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 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小结:统一测量工具。 活动二:游戏———比一比,看谁摆得高。 巩固练习 说一说 出示课本第50页2题。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作业设计 A. 50页3题;B. 50页4题。 板书设计 课 题 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 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建立1厘米长度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PPT、尺子。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联系生活,引入概念 师:学校要添置一批新课桌,工人叔叔需要知道我们课桌的长度。你能利用身边不同的物品量一量,把结果告诉他们吗? 生:课桌有( )本数学书那么长。 师:同样长的课桌边,为什么你们说的数都不同呢?工人叔叔要以谁的为准呢? 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认识尺子。 ①投影显示一把放大的直尺,引导学生观察尺子,认识长短不同的竖线(即刻度线),以及不同的数,认识刻度0、刻度1、刻度2等,认识厘米,使学生对尺的认识更加深刻。 揭示课题:认识厘米 ②认识1厘米 指出:从0刻度线到1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厘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也可写作cm。接着让学生观察自己尺上1厘米的长度。 组织讨论: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相互说,指名说。 ③建立1厘米的表象。 先指导学生用手指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 再联系生活实际找1厘米长的物体,也可以在教室里找一找。 ④认识几厘米。 引导认识2厘米,5厘米有多长,用手在直尺上比一比,2厘米和5厘米哪个长一些?你还知道其他的几厘米吗? 学习测量方法。 ①出示一支铅笔。 你怎么来测量这支铅笔的长度? ②PPT出示4只小熊测量铅笔。 你发现了什么? ③那应该怎么测量呢? 小结:通常,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线,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④怎样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 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基本训练,巩固概念。 估一估,量一量。 画一条长8厘米的线。 练一练 第五题。 怎样用断尺画出一条长6厘米的线? 作业设计 刻度尺上从几到几是5厘米。 量一量再填 橡皮长( )厘米。 数学书长( )厘米,宽( )厘米。 板书设计 课 题 1米有多长(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物体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米的实际意义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