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707366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5-0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5687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一章,一节,地球,形状,大小,同步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广东人民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地球为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B.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米 C. 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D. 月食能证明地球是球体 2. 下列对地球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是个球体 B.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C. 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D. 地球表面积约为5.1 平方千米 3.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8日17时09分,月全食巧遇月掩天王星,二者在夜空中上演了一出“红月亮掩食天王星”的世纪传奇天象。据图中月面上的阴影,可知() A. 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 B. 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C.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 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读图“地球的大小”,完成下列题。 4. 最先证明地球形状的事件是 A.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C.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 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5. 图中数据“4万千米”是指地球的 A. 表面积 B. 平均半径 C. 平均周长 D. 赤道周长 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据此结合“地球大小示意图”,回答下列题。 6. 下列不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A. 海边看远处归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B.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C.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D.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7. 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地球赤道半径为6371千米 B. 地球赤道的直径约为4万千米 C. 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 D.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8千米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完成1~4题。 8. 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A. 圆形 B. 正球体 C. 椭圆形 D.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9. 今天人们认识地球形状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是(  ) A. 参加环球航行 B. 参与大地测量 C. 观测月相变化 D. 观看地球卫星照片 10.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④① C. ③②①④ D. ②④③① 11. 关于地球基本数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千米2 B.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6357千米 C. 地球的极半径约6371千米 D. 地球赤道周长约8万千米 下图是微信启动画面,采用的是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关于地球的形状,正确的是() A. 圆球 B. 圆柱体 C. 圆锥体 D. 不规则的球体 13. 对“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反映出与地球大小有关的事物() A. 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B.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 地球的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 D. 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 宋朝大文豪苏轼在《题雨林壁》中写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千古绝唱,我们生活在地球表面,同学们认识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吗?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4. 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对“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①地球的卫星照片 ②麦哲伦环球航行 ③天圆地方 A. ②①③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③②① 15. 下列对地球大小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平均半径6371米 B.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C. 表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D. 最大周长约4万米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 16. 阅读下面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在发展人造地球卫星和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之后,21世纪将全面启动“登月计划”。中国国防科工委2003年3月2日宣布,中国将开展月球探测工程的深化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并取名为“嫦娥”工程。 材料二: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同地球的关系非常密切。古代的人们很早就根据月相的变化计时,目前人们已能够登上月球进行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