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08314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29706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0课,夏金元,金元,统治,教案
  • cover
中外历史纲要(上)———《辽夏金元的统治》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上接两宋时期的政治与军事,下述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承上启下,概述了辽夏金元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建设的历史沿革和政治制度建设。共包括四个子目,分别是“辽和西夏”、“金朝入主中原”、“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和“元朝的民族关系”,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辽宋夏金民族政权并立时期和元朝的统一,从内容上则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 基于课标要求,教学中应在介绍这一阶段发展脉络的同时,突出不同时期的重要制度,特别是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以及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此外也要注意凸显制度建设与国家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展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高一年级学生具有以下优势和不足。首先,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辽夏金元的政权更迭和制度建设等基本史实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了解;但是与此同时,学生尚不具备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实的能力,对制度建设与变化的原因缺乏理性分析,无法深入理解这些制度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影响,需要教师引导分析;此外也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感受中华文明的多彩性和凝聚力。 四、教学目标 1.根据时间轴自主学习,知道辽夏金元政权的更迭脉络与发展概况,树立时空观念意识。(时空观念) 2.学会解读材料与提取信息,理解“猛安谋克制”、“南北面官制”、“行省制”等制度的基本内涵与特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能够围绕史料开展探究活动,认识到辽夏金元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借鉴汉族政权的管理制度上所具有得民族特色与发挥的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了解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流融合,能够客观认识元朝的“四等人制”及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家国观。(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元朝的民族关系。 2.教学难点:辽夏金元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六、教学方法 1.教法:图片分析法、讲解法、史料教学法 2.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高洪雷《另一半中国史》: 迄今被我们称作“中国史”的只能算是半个中国的历史。(因为)一直以来,大汉民族的历史被默认为主流,而55个少数民族特殊的文化风貌和历史变迁,只被只言片语地提及,并且,从未真正走入大众的视野。 ———高洪雷《另一半中国史》 教师:为什么说只讲汉族的历史只能说“半个中国史”?两宋时期,与之并立的辽夏金政权是怎样的?元朝的统治如何? 通过材料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设问则使学生对辽夏金元的统治产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二)新课讲授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部分:辽夏金元的更迭 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和时间轴,标出框内主要历史事件。 【教师】这一时期的政权分布有何特点? 【学生】多民族政权并立,长期与两宋对立;从分裂走向统一,和平局面为主导。 ※第二部分:辽夏金的统治 1. 辽———因俗而治 【过渡】契丹是鲜卑族的一支,唐末五代中原割据混乱时期,契丹就发展起来了;916年,耶律阿保机自立为帝,称天皇王,国号大契丹,后改称辽,建元神策,定都临潢。对辽朝统治者而言,如何治理已纳入版图的农耕文明区域成为当时要解决的问题。 (1)南北面官制度 【教师】那么,这一时期辽朝采取了什么措施或者什么样的制度来解决这一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