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11585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共28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184391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历史,--2023-2024,纲要,中外,必修,2019
  • cover
(课件网) 【课程标准】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目录 儒释道玄 ———交融碰撞的火花 文学艺术 ———繁荣发展的高峰 科学技术 ———领先世界的自豪 中外交流 ———海纳百川的发展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汉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独尊地位———呈现繁盛之势 (2)魏晋南北朝: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 ———有了新的发展 (3)隋朝: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三教合一 (4)唐朝: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唐中期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儒学复兴 1.儒学 韩愈 儒学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是自身的缺陷,二是佛道的冲击,三是政局动荡,中央力量被削弱。 儒学复兴运动的特点? 采用复古方式; 重视传统经典;思想文化创新; 适应社会发展。 三教合一图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2.道教———从道家哲学思想体系中衍生出的宗教组织派别 道教三清 (1)东汉末期:道敎在民间开始形成,如:五斗米道、太平道; (2)魏晋南北朝: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魏晋之际,道家思想上浮,与儒家合流,形成玄学。 (3)唐朝: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道教的“八卦”和“五行”学说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3.佛教———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的外来宗教 (1)两汉: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派使臣前往西域求佛法,在洛阳建白马寺。 (2)魏晋南北朝:吸收儒学的精髓,渐趋中国本土化。 (3)唐朝: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的传播和修行比较简便,对后世影响最大。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中国佛教共有八宗,即密、禅、净土、唯识、嘉祥、华严、律、天台。其中禅宗又名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和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 惠能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3.佛教———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的外来宗教 (4)佛教的曲折发展———三武一宗灭佛” ①“三武一宗”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 ②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严重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 ③民间反佛:代表人物是范缜。他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④影响: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现藏于青州博物馆的北魏“龙兴寺佛造像(残件)”,是当时灭佛运动的实证。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魏晋玄学】 (1)背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 (2)内容:思想上,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政治上,主张“无为”;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 (3)影响:形成了寄情山林、纵酒清谈的社会风气。 1. 儒家思想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 2. 儒佛关系:佛教的发展经历了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儒家思想的屈从到隋唐时期取得坚实的理论基础,形成独立的宗派体系; 3. 道佛关系:道佛之间从魏晋南北朝时的道佛互用转为隋唐时期道佛争宠,并最终形成三家交融现象,孕育出中国封建社会最完备的官方正统哲学—理学。 探究:儒道佛融合的特点 三教发展 文学艺术 (1)魏晋南北朝时期:从东汉末年开始,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